中文学名:普通夜鹰
拉丁学名:Caprimulgus indicus
俗称别称:蚊母鸟、贴树皮、鬼鸟、夜燕
命名者及年代:Latham, 1790
英文名称:Jungle Nightjar、Gray Nightjar、Grey Nightjar
种属:鸟纲 > 今鸟亚纲 > 夜鹰目 > 夜鹰科 > 夜鹰属 > 普通夜鹰 > 3亚种
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偏灰色夜鹰。雄鸟:缺少长尾夜鹰的锈色颈圈;外侧四对尾羽具白色斑纹。雌鸟似雄鸟,但白色块斑呈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偏黑;脚-巧克力色。
叫声:生硬、尖厉而高速重复的chuck声,以每秒约六次为稳定频率,以chrrrr声结尾。越冬鸟几乎不叫。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中国、东南亚及菲律宾;南迁至印度尼西亚及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亚种jotaka繁殖于华东和华南的绝大多数地区,南迁越冬;迁徙时见于海南;亚种hazarae为西藏东南部的留鸟,分布至海拔3300米。
习性:喜甚开阔的山区森林及灌丛。典型的夜鹰式飞行,白天栖于地面或横枝。
繁殖方式
普通夜鹰的繁殖期为5-8月。在长白山地区为6-7月。通常营巢于林中树下或灌木旁边地上。巢甚简陋,实际上没有巢,直接产卵于地面苔藓上。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或灰白色,其上被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斑,尤以钝端较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27-33×20-24毫米,平均31×22毫米,重6.5克。雌雄亲鸟孵卵。孵化期16-17天。
种群数量
普通夜鹰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在中国境内种群数量稀少,极为少见。
保护等级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