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野生鸟 > 雀形目 > 白头鹀

白头鹀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0-08-10
白头鹀

白头鹀:Pine Bunting

种属:燕雀科 > 鹀属 Fringillidae > Emberiza leucocephalos

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俗名:白冠雀

白头鹀

(摄影:阿加西)

描述

体大(17厘米)的鹀(wú)。具独特的头部图纹和小型羽冠。雄鸟具白色的顶冠纹和紧贴其两侧的黑色侧冠纹,耳羽中间白而环边缘黑色,头余部及喉栗色而与白色的胸带成对比。雌鸟色淡而不显眼,甚似黄鹀的雌鸟。区别在嘴具双色,体色较淡且略沾粉色而非黄色,髭下纹较白。亚种fronto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

虹膜-深褐;嘴-灰蓝,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

叫声:由树上或矮丛上鸣唱,甚似黄鹀的 ze-ze-ze-ze-ze-ze ziiii。叫声也似黄鹀。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的泰加林至中国西北及中北部。

白头鹀

(摄影:飞翔蓝天)

分布状况

亚种leucocephala繁殖于中国西北部天山、阿尔泰山和中国东北(呼伦池),冬季南迁至新疆西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南部、河北、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迷鸟至江苏及香港。另一亚种fronto也为留鸟,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及邻近的甘肃。

习性

喜林缘、林间空地和火烧过或砍伐过的针叶林或混交林。越冬在农耕地、荒地及果园。

青海亚种在中国为留鸟。指名亚种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山为夏候鸟,中国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在中国吉林长白山麓地区每年春季迁徙从3月末开始,4月中旬结束,大量迁徙出现在4月初。秋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迁经长白山。

白头鹀

(摄影:自由天空)

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成数10只的小群,多者达30余只。活动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间、地头和林缘灌丛与草丛中。在中国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据在中国山西对冬季食物的统计,植物性食物约占97.6%,动物性食物仅占2.4%。

:与黄鹀关系甚密,混交型常出现于西伯利亚西部。(摄影:xjcan2)

上一篇:黄鹀

下一篇:藏鹀

相关文章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