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野生鸟 > 雀形目 > 绒额鳾

绒额鳾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6-10-19
绒额鳾

绒额鳾 Velvet-fronted Nuthatch (拉丁学名:Sitta frontalis)

属种:雀形目 > 鳾科 > 鳾属  Passeriformes > Sittidae > Sitta frontalis

概述:绒额鳾(学名:Sitta frontalis)是色彩鲜艳的小型鸣禽,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嘴红或黄色;额羽绒黑;上体紫蓝;雄鸟有一道黑眉;下体灰棕紫色。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于森林的树干和树枝上,常从树顶至底部、树枝、岩石上等地方觅食昆虫、种子等。在洞中筑巢,冬季有储存食物习性。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问。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其邻近岛屿。

描述:色彩鲜艳而体小(12厘米)的鳾。嘴红色,前额天鹅绒黑色,头后、背及尾紫罗兰色,初级飞羽具亮蓝色闪辉。雄鸟眼后具一道黑色眉纹。下体偏粉色,颏近白。幼鸟色暗而嘴近黑。

虹膜-黄色,眼周裸露皮肤偏红;嘴-红色而端黑;脚-红褐。

叫声:尖而持久的chip-chip声或唧唧尖叫。飞行时发出seep-seep-seep的叫声。鸣声为快速卷舌音sit。

栖息环境:栖于海拔约400-1800米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干草阔叶林或混交林,在公路边或村寨附近的树丛间也可见到。资源状况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南亚地区特有种。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至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西南部,东南部),贵州(中部,西南部,南部),广西(西南部),海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部、广西、贵州。越来越常见于广东南部(鼎湖山)及香港,或为逃逸之笼鸟已成群体。

生活习性: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于森林的树干和树枝上,常从树顶至底部。绒额鳾一般单个或结小群在乔木树上活动,有时还与其他小型鸟类混群。性活泼,行动敏捷,能沿树干窜跃攀行,边呜叫边寻觅树干缝隙中的小虫,偶尔也在地上觅食。叫声似“chi—chi—chi”。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蝽蟓、飞虱和其他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以及虫卵等,偶尔吃植物浆果。

繁殖方式:繁殖期3月至6月,营巢在海拔700-1800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筑于阔叶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作巢,有时也将一些裂隙扩大成适合的巢洞。偶尔也用泥土涂抹洞口,以减少洞口的大小。洞内垫有细草、苔藓或羽毛。每窝产3-6枚卵,卵白色,长卵圆形。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记录于海南岛的亚种S. f. chiengfengensis应属淡紫鳾S. solangiae。

亚种分化:绒额鳾(10亚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绒额鳾棉兰老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apo)

2.绒额鳾加里曼丹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corralipes)

3.绒额鳾指名亚种(Sitta frontalis frontalis)

4.绒额鳾南吕宋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isarog)

5.绒额鳾莱特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lilacea)

6.绒额鳾北吕宋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mesoleuca)

7.绒额鳾巴拉望亚种(Sitta frontalis palawana)

8.绒额鳾苏门答腊亚种(Sitta frontalis saturatior)

9.绒额鳾爪哇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velata)

10.绒额鳾巴西兰岛亚种(Sitta frontalis zamboanga)

上一篇:白脸鳾

下一篇:淡紫鳾

相关文章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