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等
名称来源: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生长特性:
野生自然状态下高约30厘米。种茎先发子蔓,再生孙蔓,主要分布在20~35cm的土层内;一部分地下茎长出地面形成新的地上茎。须根系,穗状花序。地下茎节上生根,叶互生卵形,基出五脉,叶柄基部鞘状抱茎。花小,淡黄色或白色,穗状花序顶生,果近球形。
生长习性:
喜温暖阴湿环境,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50%—80%,怕干旱,较耐寒,在-15摄氏度以下仍可越冬。4—5月开花,6—7月结果,11月下旬开始谢苗,次年3月返青。鱼腥草常见野生于溪谷、田埂、草丛中或塘边。
营养价值:
据测定,鱼腥草含粗蛋白质2%,粗脂肪0.4%,多糖类6%,钙0.07%、磷0.053%,铁和鱼腥草素、癸醛、挥发油(月桂油烯)0.12%—0.05%及蕺菜碱等。鱼腥草全草入药,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作为药物主治肺炎、百日咳、气管炎、乳腺炎、中耳炎痢疾、疟疾、淋病、白带、水肿、湿疹、痛肿等症,对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抵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故鱼腥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非典性肺炎暴发后,经研制,鱼腥草可以提炼出防治药物。
近年来,城乡把嫩茎叶及肥嫩的根茎作为野菜食用,营养丰富。可凉拌、酱拌,炒食、做汤或腌渍,能制作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在城乡市场十分畅销,
尤其是辣爆,得辣可口,是很受人们喜爱的大众保健食品。如湖南湘西将鱼腥草地下茎加工成凉拌辣香根,酸辣泡菜,非常有特色,很受消费者欢迎,成了当地的特色菜。
鱼腥草还可加工成鱼腥草茶、酒、汽水等系列保健饮料和食品,很有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