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 花卉品种 文章列表
种类:落叶藤本类植物 凌宵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栽培二、三年就可以开花,几年后就形成十余米高的藤丛。 7—9月,在小肢上抽出圆锥状的花序,一团团桔红色的花朵,次第开放,每序开花期长达30—40天,花
别名:糖罐子、野石榴、糖钵、刺梨 产地:原产我国。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严。以肥沃的土壤生长特别旺盛。 繁殖: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
别名:蔓性落霜红 类别:落叶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藤本,长达12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有多数皮孔,髓坚实,白色。冬芽小,卵圆形,长1—3毫米。叶形变化较大,近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1
别名:红牡丹、红球 种类:绯牡丹仙人掌科裸萼球属多年生常绿多浆植物。是牡丹玉的1个品种。 形态特征: 植株小球形,直径3—5cm,球体呈粉红、橙红、深红或紫红色。具8棱,棱上有突出的横脊。辐射刺
别名:黄翁 产地:原产巴西南部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耐半阴。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繁殖: 常用播种、扦插和嫁接繁殖。播种,在4-5
别名:茑(niǎo)萝松、游龙草、锦屏封、绕龙花 类别:一年生(热带或为多年生)蔓性草本花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4cm,光滑。单叶互生,羽状
別名:黃金珊瑚,泡仗绝三瓜花 原产地:巴西 植物特性: 常绿藤本植物,枝条可长达20公尺以上,茎上有捲鬚可攀附其他物體生長。喜日光充足,排水通風場所。 葉: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光滑革質,全緣而
别名:垂花掌 亮红仙人指 产地: 原产巴西南部的热带森林中。 种类: 属小型附生类仙人掌。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忌强光直射。土壤要求腐殖质丰富的酸性沙壤土。冬季温
俗名别名 蒲草、细叶麦冬、书带草、绣墩草、麦冬、沿阶草 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短粗,具细长匍匐茎,有膜质鳞片。须根端或中部膨大成纺锤形肉质块根
产地: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地区。 生长习性: 植株强健,喜阳光充足,但夏季仍需适当遮荫。 宜肥沃并含石灰质的砂壤土。 形态特征: 茎圆球形,单生或成丛,高直径约80cm。球顶密被金黄色绵
别名:双喜藤、文藤 种类: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叶对生,全缘,长卵圆形,先端急尖,革质,叶面有皱褶,叶色浓绿并富有光泽。花腋生,花冠漏斗形,花为红色、桃红色、粉红等色,花期主要为夏、秋
口红花别名:花蔓草 种类:多年生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蔓生,枝条下垂,长可达30~100厘米,茎绿色。叶对生,长卵形,叶面浓绿色,叶背浅绿色。花序多腋生或顶
别名:蒲陶、草龙珠 分布: 葡萄 原产欧洲南部,在欧洲及亚洲西南部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可能在汉朝引种。在新疆等地栽培有多数优良品种。 避暑山庄葡萄科植物有3属8种,分布在山区及平原,是人们
俗名别名 桧柏。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内蒙古及沈阳以南,南达两广北部,西南至四川省西部、云南、贵州等省,西北至陕西、甘肃南部均有分布。西藏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地理分布 中山柏是墨西哥柏木的栽培变种。江苏植物研究所1956年引种墨西哥柏木,1973年发现速生优株,1979年正式命名。速生树种,22年生树高14m,胸径35cm。宜在华东地区推广栽种。 形
俗名别名 璎珞柏。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是亚热带代表性的针叶树种之一。华东、华中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四川、云南分布在海拔1600-2000m以下。
俗名别名 美国侧柏、金钟柏。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东部,生于湿润的石灰岩土壤。我国郑州、青岛、庐山、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引种栽培,北京可以露地过冬。 繁殖培育 常用扦插繁殖,亦可播种和
俗名别名 香柏、扁柏。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各地园林常见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以黄河、淮河流域为主,北自内蒙古、吉林省南部,南至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
俗名别名 建柏、滇柏。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浙江和湖南南部、广东和广西北部、四川和贵州东南部等,以福建中部最多。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时在“惊蛰”前3—
别名:翠纹卧牛 产地:原产非洲南部。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干旱和半阴。宜肥沃、排水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 栽培养护: 盆栽土壤选疏松的腐叶土和粗沙并加少
俗名别名 花柏球。 地理分布 北京以南均有栽培。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近球形或塔形,枝密生,多为鳞叶,绿叶丛中杂有金黄色枝叶。 生长习性 耐修剪,适
俗名别名 龙须藤、乌郎木。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南部、香港。 形态特征 常绿攀缘大藤本,基径粗达20厘米,干黄褐色,嫩枝有锈色皮孔。叶阔心形,先端2浅裂,裂凹间常有一芒尖,长5-9厘米,
俗名别名 粉柏、翠兰桧。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是高山柏的变种。天津、北京、上海、杭州、庐山、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栽种。 繁殖培育 用桧柏或侧柏作砧木,嫁接繁殖。 形态特
俗名别名 大鳞肖楠、长柄翠柏。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台湾北部及中部。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扦插法也能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30m,胸径达1m;树皮灰褐
别名:腊兰、腊花、腊泉花 形态: 多年常绿藤本状草本植物,肉质茎,茎节上有气生根,可附着于它物上生长。叶厚多肉,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侧脉不明显,全缘,长5-8厘米、宽2-3厘米;叶面浓绿色,叶背浅绿
别名:尖刀 产地:原产南非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和半阴环境。不耐寒,耐干旱和怕水湿。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10℃。 神刀适应性强,特别耐干旱,盆栽在生长期不需多浇水,
俗名别名 紫檀、蘗木、黄柏木。 地理分布 原产热带亚洲。 繁殖培育 以枝插或高压法为主进行繁殖。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20-25米,树皮黑褐色,树干通直而下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
俗名别名 垂槐、盘槐。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国槐的变种,原产我国。产于华北、西北。抚顺、铁岭、沈阳及其以南地区有引种栽植。 繁殖培育 眠芽为好,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自龙爪槐
别名: 山影掌  仙人山 产地: 原产南美阿根挺、巴西、乌拉圭 形态特征: 形态似山非山,似石非石,而是一种有生命的、郁郁葱葱、伏层起叠、终年翠绿的多肉植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北及长江流域地区有栽培。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成活绿较低。 形态特征 园柏的栽培培变种,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5m。树冠幼时为锥状,大树则为尖塔形,枝向
地理分布 华北多盆栽观赏,江南有露地栽培。 繁殖培育 嫁接法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细长而下垂。
俗名别名 皂角。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西至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南至福建、广东、广西。太行山、桐柏山、大别山、伏牛山有野生。多栽培在低山丘陵,平原
地理分布 原产于太平洋地区。我国可在北至山西、河北南部、山东、陕西北部,南至湖南、江西、四川北部的区域内生长。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形态特征 矮生密丛状,树冠呈圆锥形。树皮为红棕色,远远望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青岛、大连、沈阳。 形态特征 树冠扫帚状,倒卵形,花白色,有香气,花期5月。 生长习性 阳性,适应性强,浅根性,生长快。 景观用途 庭荫树、行道树。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加州。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0m,径干1.5m;树冠尖塔形;干皮灰褐色。 生长习性 阳性树种,略耐侧荫,对于土壤适应性强。 景观用途 可
地理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或扦插法。栽培土质以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忌高温,抗污染。 形态特征 株高1-4m,树皮红褐色,新生枝条细
俗名别名 金叶桧、黄金柏。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加州。 繁殖培育 播种。 形态特征 株高1-4m,主干细直,树皮红褐色,枝叶密集;叶鳞片状或短针形,黄绿色,具2条白色气孔带,新叶金黄色,枝
俗名别名 灰叶劳森扁柏。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 繁殖培育 扦插播种,栽培土壤宜微酸性,排水性要好。全日照。在春末至早秋可修剪边缘嫩枝,但不要剪到老枝。 形态特征 常绿针叶乔木,高15-4
俗名别名 子孙柏、凤尾柏、扫帚柏。 地理分布 长江流域及华北南部多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丛生灌木,无明显主干,高3-5m,枝密生,树冠呈紧密卵圆形或球形。叶鲜绿色。球
俗名别名 薄皮松罗、松梧。 地理分布 台湾的特有树种。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达57m,胸径达6.5m;树皮淡红褐色。小枝下面有白粉。鳞片长1-2mm,先端锐尖,背面
首页 上一页 [ 第36页/共67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