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布红门兰 (Orchis chusua D. Don)
广布红门兰别名:库莎红门兰
广布红门兰(学名:OrchischusuaD.Don):植株高5-45厘米。块茎长圆形或圆球形,肉质,不裂。茎直立,圆柱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至线形,上面无紫色斑点。花序具1-20余朵花,多偏向一侧;花紫红色或粉红色;花瓣直立,斜狭卵形、宽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长5-7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边缘无睫毛,前侧近基部边缘稍臌出或明显臌出,具3脉;唇瓣向前伸展,较萼片长和宽多,边缘无睫毛,3裂。花期6-8月。
生于海拔500-45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高山灌丛草地或高山草甸中。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广布红门兰植株高5-45厘米。块茎长圆形或圆球形,长1-1.5厘米,直径约1厘米,肉质,不裂。茎直立,圆柱状,纤细或粗壮,基部具1-3枚筒状鞘,鞘之上具1-5枚叶,多为2-3枚,叶之上不具或具1-3枚小的、披针形苞片状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3-15厘米,宽0.2-3厘米,上面无紫色斑点,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
花序具1-20余朵花,多偏向一侧;花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稍收狭,最下部的花苞片长于、等长于或短于子房;子房圆柱形,扭转,无毛,连花梗长7-15毫米;花紫红色或粉红色;中萼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5-7(-8)毫米,宽2.5-4(-5)毫米,先端稍钝或急尖;具3脉,与花瓣靠合呈兜状;侧萼片向后反折,偏斜,卵状披针形,长6-8(-9)毫米,宽3-5毫米,先端稍钝或渐尖,具3脉。
花瓣直立,斜狭卵形、宽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长5-6(-7)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边缘无睫毛,前侧近基部边缘稍臌出或明显臌出,具3脉;唇瓣向前伸展,较萼片长和宽多,边缘无睫毛,3裂,中裂片长圆形、四方形或卵形,较侧裂片稍狭、等宽或较宽,边缘全缘或稍具波状,先端中部具短凸尖或稍钝圆,少数中部稍微凹陷,侧裂片扩展,镰状长圆形或近三角形,较宽或较狭,与中裂片等长或短多,边缘全缘或稍具波状,先端稍尖,钝或急尖;距圆筒状或圆筒状锥形,常向后斜展或近平展,向末端常稍渐狭,口部稍增大,末端钝或稍尖,通常长于子房。花期6-8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500-45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高山灌丛草地或高山草甸中。产中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南部、宁夏、甘肃东部、青海东部和东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西北部至东北部、西藏东南部至南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上一篇:北黄花菜栽培养殖方法
下一篇:黄绿贝母兰养殖方法
- 齿缘吊钟花 (Enkianthus serrulatus (Wils.) Schneid.)
- 白马蹄莲养殖方法
- 海杧果 (Cerbera manghas Linn)
- 斑叶堇菜 (Viola variegata Fisch ex Link)
- 北黄花菜栽培养殖方法
- 短毛独活 (Heracleummoellendorffii)
- 半钟铁线莲 (Clematis ochotensis (Pall.) Poir.)
- 独占春栽培养护方法
- 黄钟木 (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
- 东北百合养殖方法
- 黑心金光菊 (Rudbeckia hirta L.)
- 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Re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