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 花卉品种 文章列表
拉丁学名 Magnolia amoena Cheng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江苏。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 特征 落叶乔木,冬芽被8-15M。叶厚纸质,阔倒披针状长
俗名别名 赤朴、烈朴、淡伯 拉丁学名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和陕西、甘肃南部。 繁殖培育
拉丁学名 Michelia wilsonii Finet.Et 地理分布 分布于四川盆地边缘岷江上游的灌县、什邡,青衣江流域的荥经、雅安、峨眉、洪雅,大渡河下游的峨边、沐川,以及东南部的古蔺、南川
鹅掌草俗名别名 二轮七、蜈蚣三七、林荫银莲花 拉丁学名 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 鹅掌草地理分布 产云南大理、兰坪、
俗名别名 多花黄心树 拉丁学名 Michelia floribunda 地理分布 产于云南、四川西南部以及贵州等地。 繁殖培育 繁殖用播种、扦插和嫁接均可。 特征 树冠卵球形。树皮淡黑
拉丁学名 Actinedia kolomikta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东北、华北、西南。 特征 落叶性,花白色,芳香,雄株之叶上半部常变白色或粉红色,可观。 用途 攀援棚
拉丁学名 Magnolia sieboldii 地理分布 东北、华北、西南各省区。 特征 落叶小乔木,花叶同放,花径7-10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
俗名别名 醉香含笑 拉丁学名 Michelia macclurel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特征 树冠圆伞形,花白色
俗名别名 丝绵树、酩酊树 英 文 名 Floss-silk tree 拉丁学名 Chorisia speciosa St.Hil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俗名别名 爪哇木棉 拉丁学名 Ceiba pentandra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南;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特征 树冠近似塔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春末夏初开花。 习
俗名别名 攀枝花、英雄树 英文名 Common Bombax 拉丁学名Hibiscu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海南岛和福建、广东,各省南部。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俗名别名 猢狲木 拉丁学名 Adansonia digitataL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热带。 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春至夏季为适期。 特征 落叶乔木,猴面包树株高可达15M,干肥大。掌状
俗名别名 八月炸、三叶拿绳 拉丁学名 Akebia trifoliata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和长江流域以南。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压条繁
俗名别名 山通草、五叶木通 拉丁学名 Akebia quinata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东部。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压条繁殖。 特征 幼茎带
俗名别名 紫花牛姆瓜、野人瓜 拉丁学名 holboellia fargesii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特征 掌状复叶,小叶
俗名别名 大花茉莉 拉丁学名 Jasminum grandiflorum 地理分布 产中国、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 繁殖培育 扦插、奔放要或分株法繁殖。栽培简单。 特征 蔓生灌木
俗名别名 夜香木兰 拉丁学名 Mangnolia coco 植物类型 常绿灌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南方诸省。东南亚各国广为栽培。 繁殖培育 繁殖以分株和高压为主,也可扦插。可于4-
俗名别名 垂丝耧斗菜 拉丁学名 Aquilegia chrysantha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 特征 宿根草本,株高90-120厘米,高型种。多分枝,稍被短柔毛。2回3出复叶,茎生叶数枚。
俗名别名 北乌头 拉丁学名 Aconitum kusnezoffii 地理分布 分布塞北、华北、东北各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80-150厘米,无毛。茎下部
俗名别名 罂粟秋牡丹 拉丁学名 Anemone coronaria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中海沿岸。 繁殖培育 分球或播种法繁殖。于秋季将块根掰开,栽植时间应较其他秋植球根花卉稍晚,防止过早萌芽
拉丁学名 Ranunchlus aquatilis L 繁殖培育 春、秋季播种或分株。 特征 毛茛科水毛莨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叶子呈圆裂片形,轮廓似肾脏,漂浮地水面上,长度3-8cm,开直
俗名别名 芹菜花、波斯毛莨、陆莲花 拉丁学名 Ranunculus asiaticusL 植物类型 球根花卉。 地理分布 华东、华中、西南。 繁殖培育 以分球为主,9-10将块根自根茎
俗名别名 大花铁线莲 拉丁学名 Clematis patens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华北、东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繁殖培育 播种:原种可以播种
拉丁学名 Cimicifuga foetida L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温带,我国西北、东北也有。 繁殖培育 繁殖用种子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栽培需光线充足,土壤不限。 特征 毛茛科升麻属。
拉丁学名 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 地理分布 辽宁、山东有分布。 特征 毛莨科铁线莲属,直立灌木。茎较粗壮,密生白色绒毛。三出复叶,对生,叶边缘有不整齐的粗锯齿。聚伞
俗名别名 辣蓼铁线莲、东北铁线莲、山辣椒秧子 拉丁学名 Clematis mandshurica)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北地区。 特征 毛茛科铁线莲属,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5,狭卵
俗名别名 湖北秋牡丹、野棉花 拉丁学名 Anemone hupehensis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广布于四川、陕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 繁殖培育 作播种或分植根茎繁殖。 特征 多年
拉丁学名 um soongaricum var angustius 地理分布 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海拔1980-3000米间山地。 繁殖培育 用分根、播种繁殖。 特征 植株地下部分具块根
俗名别名 杂交鹅掌楸 拉丁学名 Lirildendron chinense xtulipikera 地理分布 由南京林业大学著名的林业育种专家叶培忠教授同他的助手于1963年用中国鹅掌楸为母本
拉丁学名 Aquilegia yabeana 地理分布 本种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 特征 宿根草本。株高40-60厘米,疏被短柔毛,基生叶具长柄,1-2回3出复叶,叶宽大,长2.5-
俗名别名 乐东木兰、隆南 拉丁学名 Parakmeria Latungensis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海南、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 繁殖培育
拉丁学名 Aquilegia canadensis 地理分布 原产加拿大及美国。 特征 宿根草本,株高50-70厘米,高型种。2回3出复叶,花数朵着生于茎上;花萼正面浅黄色,背面及距为红色,
银莲花俗名别名:冠状银莲花。 拉丁学名 Anemone cathayensis 地理分布 北京、东北、河北、山西。 银莲花繁殖培育 耐
拉丁学名 Anemoclema glaucifolium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也可盆栽。 特征 基生叶4-7枚,有短柄。叶片匙状圆形或长
俗名别名 线叶美人蕉 拉丁学名 Canna generalis Striatus 地理分布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球根花卉,大花美人蕉的变种,丛生,株高约50-lOOcm,地下有根茎。叶互生,柄鞘
拉丁学名 Canna generalis America 地理分布 同大花美人蕉。 繁殖培育 同大花美人蕉。 特征 大花美人蕉的变种,高约90CM,叶紫色或棕色,夏季开花,花深红色。 习
拉丁学名 Cannaceae generalis L.H.Baiileg cv. Striatus 地理分布 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特征 为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植株高70-150
拉丁学名 Canna generalis 地理分布 南美、中国。 繁殖培育 用分根法繁殖。 特征 叶片大,阔椭圆形,叶色为黄绿相间的花叶及紫色叶。顶生总状花序有10朵左右。花色有红、黄、粉
俗名别名 中华猕猴桃 拉丁学名 Actinidia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我国甘肃、陕西、江苏、等省区都有分布。 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嫁接繁殖。播种繁殖实生苗会大量出现
俗名别名 天木蓼 拉丁学名 Actinidia polygama 植物类型 落叶藤本类。 地理分布 东北、西北、西南,华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
首页 上一页 [ 第49页/共67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