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文章列表
俗名别名 香樟、香叶子树、油樟、大叶樟、徭人樟、樟树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长江以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
俗名别名 黄心楠 拉丁学名 Phoebe sheareri(Hemsl.)Gamle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江苏、安徽南部、浙江海拔800m以下低山区,
俗名别名 檫树、桐梓树、黄揪树 拉丁学名 Sassafras tzmum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主产中国长江以南。 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根蘖繁殖。 特征 高达25m,树皮
拉丁学名 Lindera fragrans 地理分布 产我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特征 树皮黄绿色。叶散生,薄革质,有香气,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表,表面深绿
拉丁学名 Alisma orientale 地理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苏联、日本、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 多采取有性繁殖。
拉丁学名 Lindera megaptylla 地理分布 原生地为陕西、甘肃、湖北、四川、湖南、贵州等省。 繁殖培育 以种子繁殖为主。 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5米。叶片较其他楠树品种都要大
拉丁学名 Caldesia parnassifolias 地理分布 黑龙江、江苏、云南等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于3~4月,需在室内播种,种子播于盆内后沉入水中,水温保持25℃左右,5~7天即
拉丁学名 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 地理分布 浙江楠仅分布于我国东部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局部地区。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 特征
俗名别名 牛筋树、雷公子、黄叶树 拉丁学名 Linderaglauca(Sieb.etZucc)Blume 地理分布 产于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西南部、以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
俗名别名 浙江天竺桂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chekiangense Nakai 地理分布 产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等地。 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繁殖。 特征 常绿乔木,高10-
俗名别名 阴香、玉桂、桂枝 拉丁学名 Cinnamomunc assia Presl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 繁殖培育 用播种法繁殖。幼苗
俗名别名 山玉桂、野玉桂、香胶叶 拉丁学名 Cinnamomumburmannii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北和贵州。 繁殖培育 用播种
俗名别名 樟树、小叶樟 拉丁学名 Cinnamomum camphor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有分布,以江西、浙江、台湾最多。多生于低山平原的向阳山坡、谷地,
俗名别名 孔雀椰子、假桄、面木 拉丁学名 Caryota ochlandr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大洋洲,为常绿大乔木。 繁殖培育 播种法繁殖。种
拉丁学名 phoebe zhennan yichang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湖北、江西、湖南等省,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为主,幼苗期喜阴,生长较
俗名别名 香桃 拉丁学名 Citrus wilsonii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南方。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区。 繁殖培育 繁殖常用扦插、嫁接和压条。 特征 小枝绿色,有短刺。
俗名别名 小菖兰、香雪兰、洋晚 拉丁学名 Freesia refracta 植物类型 球根花卉。 地理分布 原产南非好望角一带,现各地都有栽培。 繁殖培育 多用分球法繁殖,秋季将经过休
拉丁学名 Iris xiphium 地理分布 原产西班牙及地中海沿岸。 繁殖培育 一般于秋季分球繁殖。 特征 鳞茎。鸢尾(球根鸢尾)之一种。球茎卵圆形,被褐色皮膜,径约3厘米。叶线形,具深
俗名别名 陆黄、野花椒、扁刺花椒 拉丁学名 Z.planispinum Sieb.et Zucc 地理分布 产我国东南至西南各省、区,秦岭以南各地区都有分布。 繁殖培育 一般用播种繁殖。
俗名别名 黄弹、黄枇、黄皮子、王坛子 拉丁学名 Clausena lansium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南部,栽培历史已有1500年以上。 繁殖培育 多用播种繁殖。 特征 株高4-6米,树
俗名别名 橘子 拉丁学名 Citrus 地理分布 我国是柑橘的原产地,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长江以南各省区广泛栽培,南起海南岛,北至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东南部,东乍长江入海口的长兴岛,
俗名别名 臭草 拉丁学名 Ruta graveolens 地理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长江以北栽培于温室。 特征 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至深裂,长6-12厘米,全缘或微有钝齿。聚伞花序顶
拉丁学名 Ranalisma rostratum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南部。越南、马来西亚也有。 繁殖培育 用分株繁殖。 特征 多年生沼生植物。具细匍枝。叶基生,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膜质,
俗名别名 橘榆 拉丁学名 Ptelea trifoliata 地理分布 产北美,中国北京、南京、杭州及武汉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高达8m。树皮褐色,光滑;幼枝初时被短柔
俗名别名 月桂树、香叶子 拉丁学名 Laurus nobilis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月桂为亚热带树种,原产地中海一带,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江苏、浙江、台湾、福建等省庭园中多有栽
俗名别名 金弹 拉丁学名 Fortunella margarit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浙江;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特征 花白色,6月,芳香果倒卵形橙黄色或黄绿色
拉丁学名 Evodia deniellii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辽南、华北至湖北西至甘肃;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温带草原区。 特征 果红色,秋叶
俗名别名 佛手香橼、蜜筩柑、蜜罗柑、福寿橘、五指柑、佛手 拉丁学名 Citrus medica cv. sarcodactylis 地理分布 佛手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其中以浙江金华
俗名别名 文旦、栾、抛 拉丁学名 Citrus grandis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 繁殖培育 繁殖主要用空中压条和嫁接。 特征 树冠圆头形
俗名别名 石虎、吴萸、吴于 拉丁学名 Evodia rutaecarpa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 繁殖培育 繁殖多用根插、枝插以及分蘖。 特征 小枝紫褐色,幼枝,叶轴及
俗名别名 枳 拉丁学名 Ponciru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长江流域,现黄河流域以南有栽培,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向阳山坡或平地。 繁殖培育 以播种繁殖为主
俗名别名 黄山桂 拉丁学名 Skimmia reevesiana 地理分布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至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各省。 繁殖培育 一般用播种繁殖。 特征 单叶,革质,常集生于枝顶,狭矩
拉丁学名 Phellodendron amurense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东北至华北北部。 特征 树皮木栓层发达,枝叶茂密,树形美观。 习性 阳性,耐寒,深根性,抗风,
俗名别名 紫薇楸 拉丁学名 Catalpa bignonioide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东;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特征 叶大
俗名别名 红楠、小楠木、楠仔木 拉丁学名 Machilus thunbergii 地理分布 产中国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1年生苗高30-40cm。
拉丁学名 Osmundauachellii 地理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等。 培育 一般采用分株繁殖。 特征 根状茎粗壮,形成圆柱形主轴。叶簇生其顶部,厚纸质,
拉丁学名 Sterospermum tetragonum 地理分布 产中国云南、广西等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高10m以上。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1,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
拉丁学名 Spathodea campanulat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南;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特征 常绿大乔木,株高可达十公尺以上,树干直立,灰白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俗名别名 美国楸树 英 文 名 Gold tree 拉丁学名 C.ovata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 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可于三月中下旬
拉丁学名 Stenolobium stans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南。 特征 枝茂密,花鲜黄色,夏秋两季盛花,蒴果长条形。 习性 喜光,怕涝。 用途 园景树、木本花
首页 上一页 [ 第83页/共99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