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文章列表
拉丁学名 Fittonia verschaffeltii Minima 地理分布 现在华南地区及温室中有栽培。 繁殖培育 用扦插及分株法进行繁殖。 特征 爵床科多年生草本,高约5-20cm
拉丁学名 Acanthus spinosusL 地理分布 原产南欧。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爵床科老鼠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100cm,叶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1-2回羽状深
俗名别名 鸟尾花、半边黄 拉丁学名 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 Nees 地理分布 原产印度、斯里兰卡。 繁殖培育 可用扦插法,另用播种法也能大量育苗。栽培
拉丁学名 Rhimacanthus nasutus 地理分布 产我国云南,华南有栽培;越南至印度也有。 繁殖培育 繁殖用播种或扦插。 特征 为灌木。茎直立;叶对生,椭圆形,端尖或钝;聚伞花
俗名别名 牛舌兰、野靛叶 拉丁学名 Adhatoda vasica 地理分布 原产于印度。 繁殖培育 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 特征 灌木,株高2-3m,茎节膨大,
俗名别名 翼叶老鸦叶嘴 拉丁学名 Thunbergia alata 地理分布 黑眼花目前在华南各地已驯化呈野生状态,低海拔山坡常见分布。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扦插或分株法,但以播种为主,春
俗名别名 金脉药爵床、金脉丹尼亚单药花 拉丁学名 Aphelandra nobilos 地理分布 主产于热带美洲的墨西哥至巴西的广大地区。 繁殖培育 以剪取顶芽或枝条扦插繁殖。扦插以5~6
俗名别名 樟叶邓伯花 拉丁学名 Thunbergia laurifolia 地理分布 原产印度、马来西亚。 繁殖培育 可用根茎扦插或分株法,春至夏季为适期。栽培以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
俗名别名 牛舌兰、野靛叶 拉丁学名 Adhatoda vasica 地理分布 原产印度。中国云南、广东、广西有分布。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扦插繁殖以嫩梢或嫩茎作插穗,在
拉丁学名 Acanthus ilicifolius 地理分布 原产南欧、小亚细亚。 繁殖培育 播种法繁殖,春播,覆土厚5cm左右,15~20天出苗。也可用分株法繁殖。于3月或10月进行。栽培容
拉丁学名 Peristrophe hyssopifolia Aureo-variegata 繁殖培育 用扦插法,春夏季为适期。栽培以肥沃壤土或腐殖质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枝叶疏少应常修剪或摘心
俗名别名 淡色珊瑚花 拉丁学名 Jacobinia velutina 地理分布 原产巴西。 繁殖培育 用扦插法,春或秋季剪末结蕾的新生枝条作插穗,扦插于砂床或珍珠岩,保持荫凉湿润,约经3~
拉丁学名 Ruellia devosiana 地理分布 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繁殖培育 多用扦插法繁殖,约半个月生根。浇水要适量,维持盆土湿润即可。除休眠期外,每10~15天施追肥一次。要求土
俗名别名 木柯 拉丁学名 Lithocarpus glabr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中国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1。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高
俗名别名 紫花杓兰 拉丁学名 Cypripedilum calceolus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北部地区,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分布广泛。 繁殖培育 繁殖多采用分株法,也可用组培培养育苗。人工
俗名别名 米锥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cuspidata (Thunb.) Schott 地理分布 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是南方常绿阔叶林组成树种之一。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拉丁学名 Corylus maxima Mill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东南部。 繁殖培育 可扦插、嫁接或分根繁殖。 特征 较直立的落叶小乔木,心形叶,秋季叶片转为黄色,十分美丽。 习性
拉丁学名 Quercus palustris Muench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中部和东部。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树形优美的乔木,高达24M,冠10M,新叶亮嫩红色,9月份变成橙红色
拉丁学名 Quercus rubra Aurea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是栽培变种。 繁殖培育 以播种和扦插繁殖,也可在秋季进行嫁接。 特征 高可达15M,冠幅10M。叶色金黄色,叶片下垂,
拉丁学名 Quercus coccinea Muench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我国可在北至辽宁南部,南至四川中部、湖南东北部、江西西北部、安徽、江苏区域内生长。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拉丁学名 Pseuderanthemum reticulatum Radlk 地理分布 原产波里尼西亚。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50-200cm,叶对生,广披针形至倒
拉丁学名 Quercus fabri Hance 地理分布 广布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至华南、西南各省区,多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小枝密生灰色
拉丁学名 Quercus rubra 地理分布 原产于美国东部,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 特征 叶片7-11裂,春夏暗绿色,秋季叶片逐渐变为粉红色、亮红色或者
俗名别名 栗子、毛板栗 拉丁学名 Castanea mollissima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辽宁以南各地栽救国啊多;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山东是板栗著
拉丁学名 Odontonema stricum 植物类型 常绿灌木类。 地理分布 华南;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特征 花红色,夏至冬季开花,叶色鲜绿亮泽。 习性 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性
俗名别名 溅红草、嫣红蔓 拉丁学名 Hypoestes phyllostachya 地理分布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或扦插法。在华南地区采用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全年均能育苗,
拉丁学名 Perilepta dyeriana 繁殖培育 春至夏季剪顶芽,枝条扦插于河砂、珍珠岩或细蛇木屑,约10-20天能发根。栽培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最佳,细蛇木屑、泥炭苔生育极旺盛。耐阴性强
俗名别名 费通草、红网纹草 拉丁学名 Fittonia verschaffeltii 地理分布 网纹草原产南美秘鲁。 繁殖培育 常用扦插、分株和组培繁殖。 特征 网纹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
拉丁学名 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 地理分布 我国广东省已引种成果。半边黄即广东名称。原分布于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岛,现各国栽培观赏绚丽花朵。 特征 常绿灌木或半
俗名别名 芝麻花、红缨花 拉丁学名 Cyrtanthera carnea 地理分布 原产巴西,我国温室栽培。 繁殖培育 用扦插繁殖。 特征 茎4棱,具叉状分枝。叶有柄,卵形、矩圆形至卵
俗名别名 紫叶欧洲水青冈 拉丁学名 Fagus sylvatica L.Purpurea 地理分布 原产北美。 繁殖培育 以秋季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冬季扦插,全日照或半日照条件。 特征
俗名别名 黄药子、竹节参、班庄根 拉丁学名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及朝鲜、韩国、日本。 繁殖培育 用播种、分株法,春季为适期
俗名别名 楝树 拉丁学名 Melia azedarach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华北南部至华南、西南;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
拉丁学名 Fuchsia hybrida Goldrush 地理分布 原产墨西哥。 繁殖培育 播种或扦插繁殖。扦插以春秋两季成活率高,用顶端嫩枝做插穗,长7~8cm,插于沙床,保持湿度,1O天
拉丁学名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地理分布 广布于北半球温带与寒带。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 繁殖培育 繁殖用扦插、播种或分枝。 特征 根茎粗,稍木质化。
拉丁学名 Prunus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内蒙古及东北南部,西北也有,多生于向阳的石灰岩山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10m,干皮紫褐色,有光泽,常具
俗名别名 多子领春木、岩虱子 拉丁学名 Euptelea pleiosperma 地理分布 分部于中国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浙江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高达15m,
俗名别名 菱角 拉丁学名 Trapa japonica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华中及东北,生于湖泊或河湾中。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子选择外形完
俗名别名 古代稀、送别花、晚春锦 拉丁学名 Godetia amoena Don 地理分布 原产北美西部。 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多分枝,直立型。叶互生,条形至披针形,常有小
拉丁学名 P.amphibium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各地,适应性强。 特征 可浮叶状水生或岸边湿地生长,叶长圆形,顶端钝或微尖,基部通常为心形,具长柄。 用途 叶大,花穗大,粉红色花序惹
首页 上一页 [ 第75页/共99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