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别名
细皮青冈、细皮栎
拉丁学名 Querou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自我国辽宁、河北、陕西、华南、西南都有分布,生于海拨1000-2400m山区,常与麻烁、白栎、木荷、
俗名别名
吊石苣苔、岩头三七
拉丁学名 Lysionotus pauciflorus
地理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区。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也可用扦插繁殖。
俗名别名
串金鱼、小叶金鱼花
拉丁学名 Columnea glorilsa
地理分布
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
繁殖培育
金鱼藤可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春秋两季剪取枝条长10厘米左右,约3节至4节
俗名别名
可伦花、串金鱼、小叶金鱼花、鲸鱼花、纽扣鲸鱼花
拉丁学名 Mina lobata
地理分布
原产中、南美洲。我国云南有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可用杆插方法繁殖:切取新枝约5-6厘米
俗名别名
小岩桐、小圆彤
拉丁学名 Seemannia Gloxinia sylvatica (H.B.K.) Wiehler
地理分布
原产秘鲁、玻利维亚。
繁殖培育
用分株或扦插法,每
俗名别名
大旋果花、杂种扭果苣苔
拉丁学名 Streptocarpus hybridus
繁殖培育
繁殖采用分株或播种法。生长季节每天15天左右施1次追肥。浇水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基部腐烂。可
拉丁学名 Fagus hayatae Palib
地理分布
生于海拔1300-1900米的山脊下坡,气候凉爽湿润的地区。仅产于台湾,是本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南的一个特有种。
特征
落叶乔木,树高
俗名别名
星千年木、吸枝龙血树
拉丁学名 Dracaena godseffiana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刚果。
繁殖培育
扦插法繁殖。栽培中要保持盆土湿润,施肥要适当,若偏施氮肥,则叶片变大
拉丁学名 Fagussylvatica cv. pendula
地理分布
本品种在欧洲是很重要的园林孤植树种,我国已有引种。
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与我国水青冈属山毛榉相似,但其叶片
俗名别名
洛布氏芒毛苣苔
拉丁学名 Aeschynanthus radicans
地理分布
原产马来西亚。
繁殖培育
扦插法繁殖,约一个月即可生根。生长过程中需肥不多。
特征
为常绿攀
俗名别名
软木栎 拉丁学名 Quercus variabili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广,北自我国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南到两广,西到云南、四川、贵州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除中国岭南、西南不产外,长江中下游各省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分蘖繁殖。
俗名别名
栎树、橡树、柞树
拉丁学名 Querou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辽宁南部、华北各省及陕西、甘肃以南。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较多。垂直分布自云南海拔2200m至
拉丁学名 Quercus liaotungensi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东北至黄河流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
特征
绿荫浓密。
拉丁学名 Quercus dentate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东北南部至华中、西北西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
俗名别名
栲树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rargesn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长江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
俗名别名
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拉丁学名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为亚热带树种,是我国分
拉丁学名 Calycanthus chinensis
地理分布
产中国浙江昌北和天合。
特征
为落叶灌木。株高1-2.5m。树皮灰白色,枝干粗壮,当年生枝黄褐色,有光泽,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卵
俗名别名
玉凤花
拉丁学名 Habenarialuci dawall.exLindl
地理分布
玉凤兰分布广泛,生长习性种间差异较大,生长周期也因气候环境不同而异。
繁殖培育
盆栽用盆的大
特征
叶片暗黑色,表面布满珍珠般的星点,即使没有开花,叶色也每场美丽,常被人误认为是宝石兰中的一种。
习性
喜丰富的腐殖质,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用途
花较大,花色粉红,赏心悦目。
拉丁学名 Habenaria sagittifera
特征
株高25cm-70cm;地下块茎狭椭圆形。叶狭长,禾叶状或线状披针形,长5cm-23cm。每序有花10-20朵;花较小,花径小于1cm,
拉丁学名 Hexadesmia Hex
地理分布
产西藏墨脱。生于海拔800-1200m的林缘、林下。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及东亚地区也有。
特征
为草本。高45-90cm。叶3-5枚,近长圆形
拉丁学名 Cypripedium tibeticum King ex Rolfe
地理分布
北京见于房山上方山,门头沟百花山,怀柔喇叭沟门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湖北等。
特征
多年陆生草本。
俗名别名
黄花石斛
拉丁学名 Dendrobium densiflorum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海南、广西、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
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丛生,棒状或近圆柱形。叶革质,矩
俗名别名
鲨鱼花、金鱼藤
拉丁学名 Columnea magnifica
地理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培育
扦插、分株或播种法繁殖。生长季节每15~20天施追肥一次,
俗名别名
山腊梅
拉丁学名 Chimonanthus nitens
特征
枝叶繁茂,四季常绿,叶片小于腊梅,但带浓厚香味。为常绿灌木,株高1。5-2。5M,叶卵状披针形,叶面粗糙,有光泽,具
拉丁学名 Chirita sinensis
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华南地区。
特征
株高约15cm,几无茎,具块根。叶基生,叶片肉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粗糙多皱,深绿色有白色或具银绿色斑点。花葶
俗名别名
蜡梅、黄梅花
拉丁学名 Chimo nanthus praecox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华北南部至长江流域;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
俗名别名
黄梅花
拉丁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湖北省西部山区,海拔1100m以下山谷岩缝、峡谷都有野生。
繁殖培
拉丁学名 Ailanthus altissima var.
地理分布
东北南部、华北、西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
特征
落叶乔木,树干通直高大。单数复叶互生,树叶卵状披针形,
拉丁学名 Ailanthus altissima Qiantou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地区。
繁殖培育
本种枝叶繁殖,树冠圆整,园林中可作庭荫或行道树。
特征
为落叶乔木,高约30
俗名别名
樗树、白椿
拉丁学名 Ailanthus altissima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东北南部、华北、西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也有。
繁殖培育
一般
拉丁学名 Alloplectus martius
地理分布
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盆栽以腐叶土为宜,越冬温度应在8℃以上,并应节制浇水。
特征
为多年生球根花
俗名别名
红槲栎
拉丁学名 Quercus rubra L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
特征
幼树卵圆形,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变为圆形,树冠 匀称,叶子形状美丽,色彩
拉丁学名 Calanthe discolor
特征
多年生常绿或落叶花卉,株高40-50cm,地下部分为根茎,似虾脊。叶宽大呈椭圆形,略带皱折。花茎从叶丛中抽生,较长,穗状花序顶生,花色有白、黄及
俗名别名
黄脉爵床、明脉爵床、金脉爵床
拉丁学名 Sanchezia nobilis
地理分布
原产厄瓜多尔,巴西。
繁殖培育
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至夏季剪枝条或顶芽,每段12-18cm,
拉丁学名 Castanopsis tibetan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长江以南地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特征
拉丁学名 Pseuderanthemum atropurpureum Variegatum
地理分布
其他同金叶拟美花。
繁殖培育
其他同金叶拟美花。
特征
叶片上有褐红、淡红至乳白色斑纹
拉丁学名 Pseuderanthemurn carruthershii var. atropurpureum
地理分布
叶色紫红至褐红。
繁殖培育
其他同金叶拟美花。
特征
其他同金叶拟美
拉丁学名 Peristrophe japonica (Thunb.) Bremek
地理分布
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有分布。
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株繁殖。
特征
爵床科九头狮子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