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文章列表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湖北、陕西、甘肃、四川。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叶革质,常5-8枚生于枝顶,狭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钝或圆,略有小尖头,基部钝至圆形,表面深绿色
俗名别名 酒饼叶、山指甲、狗牙花。 地理分布 分布于云南、贵州等省。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也有。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叶长圆形至椭圆形,基部圆形至稍偏斜,全缘,背面粉绿色。花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西藏。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小枝粗壮,密被浅锈色绒毛。叶革质,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尖至圆形,有小尖头,基部楔形,边缘反卷,表面亮深绿色,
俗名别名 大叶羊角。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于湖北、湖南、陕西、四川、贵州等地。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幼枝被有白色绒毛。叶革质,倒披针状长圆形,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边缘
地理分布 我国特产,产于四川西部。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叶革质,长圆状倒披针形至狭倒卵形,先端急尖,基部窄圆形至浅心形,边缘微反卷,表面暗绿色,背面淡黄绿色。顶生总状伞形花序,
俗名别名 大花暗罗。 地理分布 产中国海南低海拔山地密林中,马来西亚、菲律宾。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高达10m,树皮暗灰色。单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10-17cm;花单生叶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四川。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叶厚革质,常4-5枚集生枝顶,宽椭圆形或近于圆形,先端圆形,基部钝或圆形,下延于叶柄呈翅状,表面深绿色,背面色淡。顶生总状伞形花序
俗名别名 蓝雪丹 地理分布 原产南部非洲。 繁殖培育 扦插法繁殖。盆栽基质用壤土、腐叶土、厩肥土各一份混合配成。换盆时应适当修剪,对3年生以上植株,应行强修剪。生长季节应常施稀薄肥,夏季应遮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中海沿岸。同属植物约300种,广布于海滨、内陆盐湿地及沙丘上。我国约有17种,产新疆、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繁殖培育 切花的采切与保鲜:补血草花朵细小,干膜质,其花、茎含水
俗名别名 薯豆。 地理分布 长江以南地区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或扦插繁殖。1907A6Fv-IntoPet.com-Nd4J3256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树冠卵球形。 景观用途 宜
俗名别名 山杜英、羊尿树、胆八树。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中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南部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之山地杂木林中。 繁殖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高达20m,枝开展,小枝褐色。叶聚生小枝上部,全缘或中部以上有小
吊钟花俗名别名:铃儿花。 形态特征 半常绿草木至小乔木。枝轮生。叶革质,椭圆形。伞形花序顶生,常5朵-8朵,下垂,花冠钟状,粉红色。花期1月-2月。 生长习性
俗名别名 小香花藤、藤龙眼、降香藤。 地理分布 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 繁殖培育 繁殖以扦插为主,播种亦可。 形态特征 小枝被黄色柔毛。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枝条细瘦,幼时被灰色或灰白色绒毛。叶革质,常5-7枚生于枝端,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近圆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长江以南。 形态特征 半常绿,花紫色,有香气。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忌阳光 暴晒。 景观用途 庭院观赏。
俗名别名 印度塔树、垂枝暗罗。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株高可达8M。主干高耸挺直,侧枝纤细具下垂性。叶互生,下垂,狭披针形,叶缘具波状。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
俗名别名 小叶椴、白皮椴。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主产华北,东北及内蒙古也有。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6-10M,树皮红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叶广卵
俗名别名 密筒花、狗血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苍山杜鹃。 地理分布 马缨花生长于云贵高原海拔200-3100米的灌木丛中或松林下。 繁殖培育 繁殖可采用播种,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因种子细小
俗名别名 牛皮茶。 地理分布 分布于辽宁桓仁老秃顶山,吉林长白山、大秃顶山、黑龙江尚志县。生于海拔1300-2400米较湿润的石质山坡和高山冻原。 形态特征 高10-60厘米,茎横卧,枝斜生
俗名别名 补血草、不凋花 地理分布 地中海沿岸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的盐碱沙荒地中有野生。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组织培养法进行育苗。定植前,可施磷矿粉作基肥。当植株抽生花葶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云南。缅甸东北部亦有分布。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幼枝被淡黄褐色刚毛状腺体及淡黄色丛卷毛,后变为无毛。叶革质,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钝,边缘微反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大洋洲及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繁殖培育 可用扦插或高压法繁殖。剪顶芽或中熟枝,每段长约15~20cm,待切口汁液干燥后,插于沙土,保持湿度,可于20~30天左右生根。日照要充足
俗名别名 桂圆树、大叶泡。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都有分布,生于低山区、河谷两岸、山野阳坡的灌丛中。 繁殖培育 分株、扦插、播种繁殖。秋后疏剪,更新老枝。
俗名别名 蜡油树。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分布很广,主产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浙江、湖北、四川等省栽培较集中。日本、印度亦有分布。垂直分布一般多在海拔1000m以下,在云南
俗名别名 恐针麒麟。 地理分布 魁伟玉原产南非。 繁殖培育 魁伟玉的繁殖常用扦插法,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尤以4~5月成活率最高,若能维持20~25℃的温度,全年都可进行,插穗用植株下部萌生的小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的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繁殖培育 茎足单腺戟的繁殖可在生长季节剪取健壮而充实的肉质茎,晾1~2天后在沙土中进行扦插,插后保持土壤稍有潮气,很容易生根。高山单腺戟虽然扦插也能成活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 繁殖培育 繁殖可结合春季换盆时进行分株,新株上盆前要在伤口处涂些硫磺粉、草木灰或木炭粉,以防腐烂,栽种前应晾1~2天,栽后浇水不必过多,保持稍有潮湿即可。
俗名别名 江子、猛子仁、巴果。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 繁殖培育 通常用播种法繁殖。
俗名别名 春峰锦、春峰之辉锦。 地理分布 彩春峰为园艺品种,其原种帝锦产于斯里兰卡、印度一带的热带干旱地区。 繁殖培育 彩春峰的繁殖常用嫁接法,效果好,在春、初夏和秋季进行。由于彩春峰的变异
俗名别名 白桐、秋桐。 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高2-3米,小枝,叶柄均被白色密毛。叶互生,宽卵形,长5-1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圆形穗状花序生枝顶,雄花在上,雌花在下
俗名别名 锦鸡儿、飞来凤。 形态特征 金雀属的落叶灌木。高数尺,丛生,枝条细长垂软;托叶常为三叉,有柔刺;花生叶腋,4至5月开花,瓣端稍尖,旁分两瓣,势如飞雀,色金黄,故名"金雀花"。同属植物约
俗名别名 红龙骨。 繁殖培育 红彩云阁和彩云阁的形态基本相同,养护要求比较一致。仅在光线不足或营养生长特别旺盛时,暗红的色彩会带有绿色,所以应给予充足的光照,并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同时增施磷、钾肥
俗名别名 常春油麻藤、常绿黎豆藤、过山龙、牛马藤。 地理分布 暖地树种,产西南至华南、华东。 繁殖培育 扦插、压条、种子均可繁殖。 形态特征 蝶形花科油麻藤属,常绿木质,向左旋缠绕大藤本
地理分布 原产斐济及南太平洋诸岛北部,中国南方有栽培。 繁殖培育 繁殖多用扦插或分株繁殖。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北方多宜盆载,冬季可在温室越冬。 形态特征 大戟科铁苋莱属,常绿灌木,高约2m
形态特征 大戟科变叶木属,叶片戟形,叶面深绿色至墨绿色,叶脉及叶缘黄色或为桃红色斑纹,乃至全叶金黄色,色彩多变,绚烂无比。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耐阴,虽耐干旱,但也易敏感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大洋洲及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大戟科变叶木属,叶中脉及叶缘黄色,叶长披针形,深绿色,端部扭曲。 景观用途 常做盆栽观赏,暖地也可于庭园中丛植,还可做插叶材料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大洋洲及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大戟科变叶木属,常绿灌木,叶片大,卵圆形至宽披针形,新叶金黄色,或具黄色或紫红色叶脉,叶背呈红色晕彩。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
俗名别名 老来娇、草本象牙红、草本一品红。 地理分布 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茎直立,光滑。叶互生,具不规则的深缺刻。花小,有蜜腺,排列成
俗名别名 烛果树。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采种后除去果肉,沙藏至翌年春播。 形态特征 高达15m,树皮黑灰色。幼枝
首页 上一页 [ 第64页/共99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