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因青绿色叶片形如苹果,故又称苹果竹芋、青苹果竹芋。
形态特征:
圆叶竹芋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具根状茎,叶柄绿色,直接从根状茎上长出,叶片硕大,薄革质,卵圆形,新叶翠绿色,老叶青绿色,
别名:美叶风尾蕉、糠叶美洲苏铁
种类:木本常绿植物
为苏铁科美洲苏铁属的1个种,是近年引进栽培的大型观叶植物。
产地:原产墨西哥。
形态特征:
株形优美,终年青翠,为园林布局及室内厅堂陈设的
别名:
银后粗肋草、银后亮丝草
产地:
原种产亚洲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节间明显。叶互生,叶柄长,基部扩大成鞘状,叶狭长,浅绿色,叶
别名:地黄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全株有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块根肥厚肉质。
花紫红色,略成二唇形。
产地:
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武陟、温县,习称怀生地,但近几年以山西成为主产区,且产量之大
别名:
三色竹芋、四色竹芋
形态特征:
株高30厘米至60厘米,地下有根状茎,丛生。
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深绿色,具淡绿、白色、淡粉红色羽状斑纹,叶背、叶柄均为暗紫色。
生长习性:
产地:
我国和马来西亚
形态特征:
其花小不明显,黄绿色叶面嵌有红褐色十字形斑纹,十分秀丽。
作为观赏植物,一般均欣赏其美妙的叶片。
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干旱,冬季温度不能低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广东西南部、海南、广西南部以及越南和泰国。
繁殖培育
人工驯化扦插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3-15米。叶羽状复叶有光泽,花粉白6-7月开放,蝶形花
别名:
斑马竹芋、斑叶竹芋、斑纹竹芋、绒叶竹芋
产地分布:
天鹅绒竹芋原产南美的热带雨林中,1732年已引种到英国,作为温室观叶植物,很快欧洲各国相继引种。至今,天鹅绒竹芋在欧美栽
别名:碧冬茄、蕃薯花、撞羽朝颜
形态:
植株高15~40厘米,多分枝,茎秆绿色。茎直立或匍匐。叶卵形,全缘,互生或对生长3.5~5厘米,宽2~3.5厘米,纸质,深绿色,全缘;全株具白色腺毛,手感粘
类别: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根肉质纤维状,叶基部形成假鳞茎,叶形似剑,长可达45厘米,互生排列,全缘。伞形花序顶生,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
别名:
松鼠尾、串珠草、翡翠景天
形态特征:
叶呈肉质状,长纺锤形,长lcm,宽O.2cm,叶色浅绿。肉质化的叶片密集重叠生长,穗状向下弯曲似松鼠尾巴。先是直立生长,随后下垂。花小
地理分布
产中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移栽大苗需带土球。
形态特征
小枝有细毛,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花绿白色,渐变为黄色,成直立疏生圆锥
俗名别名
洋水仙、五色水仙
地理分布
原产于地中海东岸及小亚细亚一带。
繁殖培育
以分球法为主,6月下旬当风信子的芽、叶枯萎时,掘起母球,将大球和子球分开,贮于通风的地方,大球秋植后第二年春
俗名别名
藜芦、力芦、梨芦、山葱、憨、大叶芦、山葱。
植物类型
多年生草本花卉。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江西;欧亚温带广布。生于山谷或
植物类型
多年生草本花卉
地理分布
原产于中国及日本。
繁殖培育
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繁殖。分株繁殖的时间为春、秋二季可进行,将原株从盆中倒出,均分成数丛另行栽植。播种繁殖可在早春3-
俗名别名
西湖柳、三春柳、观音。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华需、西南地区,分布极广,多生于平原沙地及盐碱地。
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繁殖,扦插容易成活
俗名别名
河柏、水柽柳。
地理分布
产中国西北、华北地区、蒙古、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扦插也易生根。
形态特征
高约2.5m,小枝褐色或红棕色、具棱。叶小、蓝绿
別名:老虎耳,大麻芋,大附子,台湾姑婆芋
形态特征:
尖尾芋株高可达1米,盆栽约20-30厘米。叶盾状心形,浓绿富光泽根茎肥大,风格独具。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约20-30℃。耐
俗名别名
山梧桐、椅树、水冬桐。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在我国分布广泛。朝鲜、日本也有。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树皮灰白色,不开裂,有显著的褐色皮孔。老枝灰色
俗名别名
松寿兰、小叶万年青
植物类型
宿根花卉
地理分布
产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繁殖培育
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根茎匍匐。叶簇生,条形至披针
俗名别名
蒙子树。
地理分布
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各省。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5M;有刺。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4-8CM,宽3-4
俗名别名
羊桃、五敛子、五棱子、三廉子等。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东南部的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
繁殖培育
阳桃可采用实
俗名别名
阳桃、羊桃、敛子、星梨。
地理分布
原产印度、越南、马来西亚。
繁殖培育
方法采播种、压条、切接或靠接法,全年均可。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浆果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质以
俗名别名
灯草、灯心、虎须草、水灯心、赤须、碧玉草。
地理分布
中国、韩国、日本、北美。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江苏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地理分布
原种分布较广,我国各省区都有。
繁殖培育
在春夏季用播种或分株法进行繁殖。栽培土质以潮湿的壤土为佳。盆栽需长期浸水保湿,一般水池种植以植株基部浸水为宜。也可直接种于湿地。
形态特征
别名:
西瓜皮
形态特征:
株高20--35crn。叶卵圆形,盾状着生,厚而有光泽,淡绿色,叶柄红褐色。主脉11条,辐射状,叶脉间有银灰白色斑条,状似西瓜的斑纹.植株无茎或有短茎,叶近基生,具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湖南、云南、江苏等省区。
形态特征
一年生沉水草本。多分枝。叶常聚生于枝端或对生,叶片带状,缘具刺齿6-11个,叶表叶背在中脉处常有少数棘刺状突起。花单
俗名别名
秘鲁绵枣儿、地金球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中海一带。我国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主要用分球繁殖。
形态特征
鳞茎很大,直径6-7厘米。叶基生,披针形,平卧地面呈莲座状,开花后渐渐竖起。
别 名:五色葛郁金
类 别: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形态特征
基部具块茎,株高30-50厘米。叶卵状椭圆形,基生,全缘,长20-30厘米、宽约10厘米,深紫色,具白色茸毛;因其叶表主脉两侧密集的
别名:玫瑰海棠
形态特征:
丽格海棠的根为须根系;茎枝肉质、多汁;单叶互生,心形,叶色多为绿色,也有的为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有红、橙、黄、白等,变化繁复,令人叹为观止。丽格海棠不形成种子
俗名别名
蚤休、重楼
地理分布
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不丹、锡金。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割根茎繁殖。也可盆栽。
形态特征
根状茎肥厚,棕褐色,有斜形环节。茎直立,圆柱形,
俗名别名
锦鸡尾、雉鸡尾、条纹十二卷、蛇尾兰
地理分布
原产南非。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培育
主要用分株繁殖。
形态特征
无茎。叶长三角状披针形,极肥厚,先端细尖呈剑形,表面深绿色,
俗名别名
大麦冬、土麦冬、鱼子兰、麦门冬
地理分布
产中国及日本。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须根中部膨大呈纺锤形的肉质块根。根状茎短粗,具地下横生茎。叶线形、丛生,稍革质,基部渐狭并具褐色
俗名别名
白星龙
地理分布
原产非洲南部。现世界各地有栽培。
繁殖培育
用分株繁殖。
形态特征
无茎。叶细长,常二列着生,先端稍钝,初生时直立,以后逐渐水平展开,叶面有沟状凹陷,绿色,有
俗名别名
红铁、彩叶铁、三色铁树
地理分布
东南亚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繁殖培育
播种,分株,扦插都可以扦插最为简便。可在春季活初夏切取10-20厘米常的茎顶活基部繁殖。插穗插在泥炭、粗砂活
俗名别名
挂兰
植物类型
多年生草本花卉。
地理分布
原产南非。
繁殖培育
常用分株繁殖,于春季3月份也就是出温室前分离丛生的老株,进行分栽即可,或将匍匐茎上的小植株剪下栽培,也能很快长
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华南、西南、华中各地;日本也有。
繁殖培育
用分株或播种法繁殖,分株3~4月进行,将大株丛分割成3~4小丛,分别栽植即可,易于管理。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
俗名别名
皇冠贝母
地理分布
原产印度北部、阿富汗及伊朗。
繁殖培育
繁殖以分生小鳞茎为主。
形态特征
具被膜鳞茎,直径可达15cm。有数枚鳞片。茎高60-120cm,多叶。植株带臭鼬所
地理分布
原产中亚。
繁殖培育
播种或分球繁殖。播种多在9-10月于露地阳畦或冷室内进行,次春发芽,播种苗需5-6年才能开花。分球繁殖于夏秋进行,每一母球可分1-3个子球,其中较大的鳞茎种植后第
俗名别名
苍竹、白穗草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诸省。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也可以移植野生苗。
形态特征
具粗短圆柱形的根状茎及细长匍匐茎。叶基生,旋叠状,近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