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红袍
分布
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省。
特征
臭牡丹为落叶小灌木,高1~2米,嫩枝稍被毛,髓部坚实。
叶有强烈臭气,广卵形或卵形,长10~2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边缘稍呈波状,有锯齿,两面多少有糙毛或近无毛,背面有小腺点;叶柄长约8厘米。头状聚伞花序排列紧密,顶生;苞片早落。
花有臭味,花萼细小,紫红色或绿色,外面有绒毛和腺点;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色,长约1.5厘米;雄蕊4;子房卵圆形。
核果倒卵形或球形,外围有宿存花萼,直径0.8~1.2厘米,成熟后蓝紫色。
花期5~8月,果期9~10月。
习性
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也较耐阴,宜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中生长。
应用
臭牡丹叶色浓绿,顶生紧密头状红花,花朵优美,花期亦长,适宜栽植于坡地、林下或树从旁,也可作地被植物。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性味
①《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小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平。"
功用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①《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散瘀,拔毒消痈。"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平肝。治崩带及小儿疳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