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别名 霓虹海兔。
拉丁学名 chromodoris quadricolor
地理分布
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这类多具有毒性,会释放毒素保护自己,这类仅有少数素食
俗名别名 紅龙 赤節龙
英 文 名 Black-breasted pipefish
拉丁学名 Corythoichthys nigripectus
地理分布
印度 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胎生
拉丁学名 Echinometra mathaei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台湾沿岸礁岩区数量颇多。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梅氏长海胆会用棘刺在珊瑚礁或岩礁上磨出洞穴躲藏,有固定栖所
拉丁学名 Actinopyga echinites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体长多在10~15公分,宽约5~8公分,体型粗状略呈纺锤形。整体为深褐色或褐色。口部颇大,有20只楯状触手,背上密
拉丁学名 thelenota sp
繁殖方式 卵生。
护理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拉丁学名 Asteroina pectinifera
繁殖方式 卵生,六七月产卵。
地理分布
我国北部沿海常见。
体形特征
腕短,通常5枚,全身呈五角星形;4腕、6腕或8腕的也常见。腹面平,
俗名别名 黄瓜参、白石参
地理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
俗名别名 刺冠海星
英 文 名 crown of thorns starfish
拉丁学名 Acanthaster planci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栖息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热带珊瑚礁环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头部镶有金黄色肉瘤帽子,唇似涂红,天生一对朱砂眼,身披嵌红银装。上下潜游,裙尾飘逸,悠闲文雅,无处不显示其固有的自然美。此品种在
地理分布 我国黄、渤海和东海沿海均产。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壳坚固,半球形,直径30~40厘米。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壳面有棘,长5~6毫米,密生于壳的表面。体色变化多,通常为绿色
黄金灯,体长3 - 4公分的小型鱼,原产地为南美洲东北部的盖亚那。
体色为闪亮的金黄色,故称之为“黄金灯”。有小的脂鳍,并在尾柄部有一小的黑色斑点,为其特征。
适水温为22 - 26℃,喜好弱酸性
学名:chelmon rostratus
科种:蝶鱼科
产地: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菲律宾、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水温:27-28℃ 硬度:海水硬度7度-9度dh Ph值:8.0-8.5
俗称:紫玉雷达
名称:赫氏线塘鳢
英文名:firefish,helfrichi
学名:nemateleotris helfrichi
分布:斐济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PH:
学名:Nemateleotris decora
中文名:紫火鸟(国內叫紫雷达) 。
地域:分布印度及太平洋珊瑚区。
肉食性,最大体长8公分,适合在珊瑚缸內饲养。
虎头在武汉又称狮头,在福建称之为寿星,红顶虎头曾被一度误为 是“鹅头红”,其实鹅头属于另一品系。红顶虎头全身银白,唯独头顶正中的头瘤为艳红色。同鹤顶红一样,红顶虎头带有“鸿(红)运当头”的美好寓意,而
墨龙睛蝶尾是龙种金鱼中被认为最正宗的金鱼品种,许多以金鱼为题的艺术作品里,常以龙睛作为原型。它不仅具有状如算盘子型眼睛,而且其尾型宽大,如蝴蝶双翅,因此得名。又有“黑牡丹”的美名。
在单色金鱼品种
凤尾龙睛在金鱼传统品种中,有一类蛋种金鱼名为丹(蛋)凤,尾鳍长大,薄若蝉翼,游动时恰似轻纱曼舞,仪态万千。但美中不足的是头型仍留存了鲫鱼般的平头型,稍失风采,近年来饲养者寥寥。凤尾龙睛则没有这种缺失,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体腹着紫、蓝两色,在阳光下两种色泽相辉映,鱼体泛出特有的雅致色彩。在同系品种中选蓝、紫二色者相杂交,幼鱼中必有紫罗兰金鱼出现。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体色由黑 白两色组成,头、背、尾鳍均为黑色或蓝色,而腹部洁白如雪,酷似喜鹊鸟的体色,因而得名,具有喜鹊报 喜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 弱。
饲养难度 容易。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体色洁白,胸鳍全红,尾鳍舒展似小蝴蝶状,眼球赤红,点点红光。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
拉丁学名 Stichopus chloronotus
地理分布
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春季和秋末冬初为生产期。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体呈四方柱形。一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全身紫色,各鳍发达,头部呈三角形,眼球凸出,周围鼓起许多小水泡,貌似蛤蟆头,此品种极为罕见,须精心选育方获上品。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
学名:PSEUDOTROPHEUS GRISHAKEI 原产地非洲马拉维湖,慈鲷科。
体长8-10cm,纺锤形。体色浅蓝,体侧隐约有数条暗色垂直条纹。背鳍、腹鳍、臀鳍、尾鳍粉红色,在光线照射下体表鳞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硃砂眼虎头顶有黄色肉瘤,丰满厚实,身体洁白,唯眼睛血红色或橘黄色。幼鱼60日龄前体色青灰,以后青灰色逐渐褪去,先以灰白杂色 呈
英文名 Black Dragon-back with Skyward Dragon-eye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墨色朝天龙是从1985年开始选育
英文名 Purple Egg-fish with Narial Bouquets and Phoenix Tail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紫蛋凤1
英文名 Black and Orange Egg-fish with Narial Bouquets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于1956年选育成功,
英文名 Brown Dragon-eye with Narial Bouquets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该品种比蓝龙睛球早三年问世,绒球发育要求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 弱。
饲养难度 容易。
水温 10~30℃
英文名 Red and white Dragon-eye with Narial Bouquets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近年金鱼鉴赏家对金鱼的红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 弱。
饲养难度 容易。
水温 10~30℃。
硬度 硬度低。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又名望天眼。平整的头顶生出一双眼珠向上,闪亮有神的大眼睛,脊背光滑平正,通体红艳。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金鱼的鱼鳞大致分为普通鳞和透明鳞,鱼鳞对金鱼的色彩有极大影响,是观赏主的重要部分。普通鳞是指鱼鳞本身分别为红色,白色等颜色,还会散放金属光泽。鱼鳞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蛋种金鱼石头原以凤尾为主,但因此品种特征没有遗传下来,市场上流行的狮头实际上是短尾虎头中的优异个体。这尾鱼体背光滑,尾柄略长,尾鳍超出虎头一二倍,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体肤光洁明亮,色泽素雅。红色斑块清晰,头部有数块肉瘤隆起,口唇镶红,体短粗而肥胖。游姿自然,生长迅速。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鱼体大红色泽,眼球朝上,外裹水泡,眼球彩色,光环相叠,令人叫绝。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通身泛古铜色泽,鳞光耀目,具有一种凝重的氛围。此品种以古铜色泽持久不变者为上品。
食性 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是红白花虎头的突变种。其胸鳍、腹鳍、尾鳍全红,眼球赤红,口唇镶红,分布红点,呈现十二红色型,体腹洁白,鱼体银光闪闪,鳍红似火,晶莹闪亮,姿容娇艳可
繁殖方式 卵生。
气候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上海动物园用突变的四球红文鱼与红高头杂交再使子代自交,才与1980年获得层次分明的四朵球花。其幼鱼在50日龄时鼻孔膜的发育超过了双球金鱼。90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