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观赏鱼 文章列表
俗名别名 霓虹海兔。 拉丁学名 chromodoris quadricolor 地理分布 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这类多具有毒性,会释放毒素保护自己,这类仅有少数素食
俗名别名 紅龙 赤節龙 英 文 名 Black-breasted pipefish 拉丁学名 Corythoichthys nigripectus 地理分布 印度 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胎生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温带、寒带。 体形特征 体腹着紫、蓝两色,在阳光下两种色泽相辉映,鱼体泛出特有的雅致色彩。在同系品种中选蓝、紫二色者相杂交,幼鱼中必有紫罗兰金鱼出现。
拉丁学名 Actinopyga echinites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体长多在10~15公分,宽约5~8公分,体型粗状略呈纺锤形。整体为深褐色或褐色。口部颇大,有20只楯状触手,背上密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洋珊瑚礁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热带。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体形特征 最大体长可达30公分。 食性 杂食性,可喂以动物性,植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
拉丁学名 Asteroina pectinifera 繁殖方式 卵生,六七月产卵。 地理分布 我国北部沿海常见。 体形特征 腕短,通常5枚,全身呈五角星形;4腕、6腕或8腕的也常见。腹面平,
俗名别名 黄瓜参、白石参 地理分布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
俗名别名 刺冠海星 英 文 名 crown of thorns starfish 拉丁学名 Acanthaster planci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栖息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区热带珊瑚礁环
拉丁学名 Stichopus chloronotus 地理分布 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春季和秋末冬初为生产期。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体呈四方柱形。一
地理分布 我国黄、渤海和东海沿海均产。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壳坚固,半球形,直径30~40厘米。反口面低,略隆起,口面平坦。壳面有棘,长5~6毫米,密生于壳的表面。体色变化多,通常为绿色
俗名别名 管蛸、柔鱼、鱿鱼、油鱼、小鱿鱼、乌蛸、乌增、仔乌、海兔子等。 拉丁学名 Loligo japonica 地理分布 在我国黄、渤海沿海分布较广,主要产于东海和黄海。 繁殖方式 卵生。
学名:chelmon rostratus 科种:蝶鱼科 产地: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菲律宾、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水温:27-28℃ 硬度:海水硬度7度-9度dh Ph值:8.0-8.5
俗称:紫玉雷达 名称:赫氏线塘鳢 英文名:firefish,helfrichi 学名:nemateleotris helfrichi 分布:斐济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PH:
学名:Nemateleotris decora 中文名:紫火鸟(国內叫紫雷达) 。 地域:分布印度及太平洋珊瑚区。 肉食性,最大体长8公分,适合在珊瑚缸內饲养。
虎头在武汉又称狮头,在福建称之为寿星,红顶虎头曾被一度误为 是“鹅头红”,其实鹅头属于另一品系。红顶虎头全身银白,唯独头顶正中的头瘤为艳红色。同鹤顶红一样,红顶虎头带有“鸿(红)运当头”的美好寓意,而
拉丁学名 Echinometra mathaei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台湾沿岸礁岩区数量颇多。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梅氏长海胆会用棘刺在珊瑚礁或岩礁上磨出洞穴躲藏,有固定栖所
俗名别名 黑线雀鲷 黑带雀鲷 士的魔 黑綫魔 英 文 名 Black-bar chromis 拉丁学名 Chromis retrofasciata Chromis retrofasciatus
地理分布 中国。 繁殖方式 卵生。亲鱼性成熟年龄12个月,雄鱼在繁殖期间,胸鳍有粒粒白色追星,腹部瘦削有棱形突起,雌鱼腹部膨大而柔软。雌鱼每次产卵1000-2000粒。 气 候 带  温
拉丁学名 Acanthurus leucosternon 地理分布 印度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最大体长:22.5公分。本种鱼蓝色的鱼体配上鲜黄的背鳍和深蓝的头及吻,看起来非常美丽。
拉丁学名 forcipiger flavissimus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和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喜欢啄食软珊瑚、海绵等,因此不可和无脊椎动物混养。
拉丁学名 chiloscyllium punctatum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喜欢藏于岩缝中。 体形特征 体长80-100cm,头扁平,体色灰白,北部
俗名别名 豹龙 珠斑大咽齿鱼、真珠大咽齿鱼 英 文 名 Blackspotted wrasse 拉丁学名 Macropharyngodon meleagris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台湾、南海。
俗名别名 黑刺尻鱼 黑新娘 黑幽灵神仙(台湾) 英 文 名 Midnight angelfish 拉丁学名 Centropyge nox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有一定
俗名别名 海象狮 英 文 名 Twospot turkeyfish 拉丁学名 Dendrochirus biocellatus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印度洋、台湾。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较
俗名别名 小斑马 英 文 名 Brown-banded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 Chaetodon modestus 地理分布 太平洋、台湾、南海。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俗名别名 珍珠魟 蓝点魟 英 文 名 Bluespotted ribbontail ray 拉丁学名 Raja lymma Taeniura lymma 地理分布 太平洋西部。 繁殖方式 卵生
俗名别名 短吻絲 非洲絲鰺 古巴犁嘴鰺 英 文 名 African pompano 拉丁学名 Alectis ciliaris 地理分布 太平洋、台湾。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幼鱼在外海潮
俗名别名 短吻鼻鱼 英 文 名 Spotted unicornfish 拉丁学名 Naso brevirostris 地理分布 印度洋、台湾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栖息在珊瑚礁区,夜
英 文 名 Mystery Wrasse 拉丁学名 Psuedochellinus ocellatus Pseudocheilinus ocellatus Cirrhilabrus rubrinar
拉丁学名 Amphiprion ephippium 地理分布 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带 热带。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体形特征 最大体长可达7公
俗名别名 半边鱼 英 文 名 Flowery flounder 拉丁学名 Bothus mancus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台湾、南海。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饲养在水族箱中常会隐埋在底层砂
英 文 名 Longbarbel goatfish 拉丁学名 Parupeneus macronema 地理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有一定攻击性。栖息於泻湖与临海礁石到
俗名别名 麦氏蝴蝶鱼 黑风车(香港) 英 文 名 Scrawled butterflyf 拉丁学名 Chaetodon meyeri 地理分布 印度、太平洋、东南亚、台湾。 繁殖方式 卵生。
俗名别名 黑金刚小丑 羅得豪小丑 英 文 名 McCulloch's Anemonefish 拉丁学名 Amphiprion mccullochi 地理分布 南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习
俗名别名 短鳍蓑鲉 英 文 名 Shortfin turkeyfish 拉丁学名 Dendrochirus brachypterus 地理分布 太平洋、台湾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俗名别名 黑次郎 拉丁学名 Stonogobiops pentafasciata 地理分布 西北太平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已知只來自 Kashiwajima 島,日本高知縣
英 文 名 Randall's Anthias 拉丁学名 Pseudanthias randalli 地理分布 菲律宾。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 体形特征 长达7.5(厘米)。雄鱼
俗名别名 金带蝴蝶鱼 英 文 名 Golden butterflyfish 拉丁学名 Chaetodon aureofasciatus 地理分布 澳大利亚。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可达
俗名别名 粒突箱鲀 木瓜 金木瓜 金木盒 英 文 名 Yellow boxfish cubicus boxfish 拉丁学名 Ostracion cubicus 地理分布 印度、太平洋、台湾。
英 文 名 Spaghetti Eel 拉丁学名 Moringua abbreviata 地理分布 印度洋。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有一定攻击性。 体形特征 可达40(厘米)。很小,很细的
首页 上一页 [ 第26页/共53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