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鱼(Epalzeorhynchusbicorni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角鱼属。
俗称:红眼鱼。
英文名:Bihornedbarb。
濒危等级:濒危。
体细长,前端近圆筒状,后端侧扁。头小。吻圆钝,两侧各有一可活动的三角形小侧叶,吻皮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边缘成流苏状。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与下颌分离,前缘腹面有一横带,上被小乳突。两颌具薄角质缘。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始端,较眼半径长;口角须颇小,隐于口角内。鼻孔周围有白色小颗粒,疏密不一。侧线鳞36~38个。体背和侧部青灰色,杂云纹斑,腹部灰白。背鳍上部和臀鳍中部灰黑;尾鳍下缘黑色,其余浅灰色。眼为红色。
主要栖息于底质多岩石清水江河的下层。刮食着生藻类。体型较小,体长一般100~150毫米。
角鱼属为东洋区一特有属,共有数种,以中南半岛为分布中心,向南伸展达苏门答腊,向西至印度。本种在国内仅发现于云南泸水县及保山县(属怒江水系),为偶见种类;在怒江下游缅甸的萨尔温江可能亦产。
角鱼的栖息地区往往是沿江主要捕鱼区,在无限制的捕捞中误杀是该种致危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