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 花卉品种 文章列表
俗名别名 散尾棕、山棕、矮桄榔 拉丁学名 Arenga engleri Becc 地理分布 产我国福建、台湾,我国南方其他省区和日本及亚洲热带国家有引种。 特征 砂糖椰属,茎丛生,高3-5
俗名别名 加那利刺葵、长叶刺葵、加岛枣椰 拉丁学名 Phoenix canariensis Hort.ex.Chab 地理分布 产非洲加那利群岛及附近地区。我国华南、东南、西南省区引种多。
俗名别名 黄金条、单叶连翘 英 文 名 Goldenbell Flower 拉丁学名 Forsythia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分布较连翘偏南。生长强健,适应性强。 特征
俗名别名 筋头竹、观音竹 拉丁学名 Rhapis excelsa 地理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 繁殖培育 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进行,将整株挖出,把地上部茎干和地
拉丁学名 Aceraceae fabri Hance2 繁殖培育 以种子繁育为主,扦插与嫁接还在试验之中。在10月中下旬果熟时,采集阴干,用润砂贮藏或随采随播。若干藏至翌春播种时,必须用40℃的
俗名别名 阔刺省藤 拉丁学名 Calamus platyacanthoides Merr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区。 培育 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和分株繁殖。 特征 棕榈科省
拉丁学名 Acer palmatum cv. Dissectum Orn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河南至长江流域;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
俗名别名 双轮果 拉丁学名 Acer wilsonii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长江流域至华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特征 树皮暗棕色,光滑。花
拉丁学名 Acer davidii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黄河流域至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特征 入秋叶色黄紫,枝干绿色平滑有
俗名别名 羽扇槭、午扇槭、鸭掌槭 拉丁学名 Acer japonicum Thunb 地理分布 原产日本,中国华东一些地方有栽培。 繁殖培育 通常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 特征 落叶小乔木
拉丁学名 Acer griseum (Franch.) Pax 地理分布 我国特产,可在北至新疆中部、内蒙古和辽宁南部,南至苏州、安徽、湖北北部区域内生长良好。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拉丁学名 Acer cinnamomifolium Hayata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长江以南。 繁殖培育 播种或软件扦插繁殖。 特征 常绿乔木,高8-10M,稀达20M,树皮淡黑
俗名别名 银白槭 拉丁学名 Acer saccharum Marsh 地理分布 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东北有引种栽培。华东及华南地区亦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乔木,原产地为大
拉丁学名 Acer stenolobum Rehd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东北及西北地区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或扦插繁殖。 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3-5M,小枝纤细,当年生枝淡紫绿色,无毛
拉丁学名 Acer platanoictes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分布在挪威到瑞士的广大地区。我国可在北至辽宁南部,南至江苏、安徽、湖北北部区域内生长。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株高9
俗名别名 漆 拉丁学名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A.Berkley 繁殖培育 繁殖主要用播种法,根插也可。 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
俗名别名 塔枫、羽毛枫、羽毛槭 拉丁学名 Acer palmatum Dissectum 特征 为鸡爪槭的栽培变种,树冠低矮而开展,枝略下垂,叶掌状深裂达基部,裂片又羽状深裂,具细尖齿,绿色。
俗名别名 复叶槭、糖槭 拉丁学名 Acer negundo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东北、西北、华北、华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
拉丁学名 Acer palmatum cv. Dissectum 植物类型 落叶灌木类。 地理分布 河南至长江流域。 特征 树冠开展,叶片细裂,秋叶深黄至橙红色,枝略下垂。 习性 中性
拉丁学名 Acer palmatum cv. Atropuceum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园林中广为栽植。 特征 红枫是鸡爪械的变种,品种较多,是一种非常美丽
俗名别名 青虾槭 拉丁学名 Acer davidii Franch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黄河流域至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沈阳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乔木
俗名别名 色木槭、地棉槭 拉丁学名 Acer mono Maxim 地理分布 广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是我国槭树科中分布最广的一种。 繁殖培育 主要用于种子繁殖。 特征 落叶乔
俗名别名 羽叶槭、糖槭 拉丁学名 Acer negundo var. variegatum Jacq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及华东一带都有引种。 繁殖培育 主要用
俗名别名 北美红枫 拉丁学名 Acer rubrum L 地理分布 原产美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和加拿大。 繁殖培育 扦插繁殖。 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8-27M,胸径60CM,树型直
俗名别名 紫花槭、九角枫 拉丁学名 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 Komarov 植物类型 一二年生花卉。 地理分布 产我国东北海拔700-900M山地。
拉丁学名 Acer platanoides Drummondii 地理分布 我国黄河以南地区生长良好。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可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采用耐寒和抗逆性强的砧木嫁接后可增强其耐寒性和适应
拉丁学名 Acer platanoides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分布在挪威到瑞士的广大地区。我国可在辽宁南部,南至江苏、安徽、湖北北部区域生长。喜光照充足。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特征 落
俗名别名 红叶树、栌木 英 文 名 Common Smoketree 拉丁学名 Cotinus 植物类型 落叶乔木类。 地理分布 原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地区,遍布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拉丁学名 cotinus coggygria atropurpureus 地理分布 自然分布从南欧到中国中部。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特征 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3-4m。在春、夏
拉丁学名 Acer 地理分布 原产北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至长汪流哉均有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播殖为主。 特征 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习性 喜光,喜干冷气
特征 长绿矮生灌木,是欧洲紫杉的矮生品种。叶梢金黄色。 习性 耐寒,有极强的耐阴性,为高纬度地区园林绿化的良好材料。 用途 可以整型修剪为各种雕象或作整型绿篱用。亦可作高山园、岩石园材料。
学名:Arenga pinnata Merr 拉丁名: Arenga. 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度 冠幅 15~20公尺. 特征 常绿乔木,单干型,高10m以上。 茎被叶柄基部纤维所包围。叶
学名:Washingtonia filifera Wendl. 拉丁名:Washingtonia filifera 别名:老人葵,华盛顿葵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荫木类
别名:金黄牵牛,瘤梗姬旋花种类:多年生蔓性草本分布原产热带亚洲和澳洲,现分布低海拔平地至海滨。习性性喜温暖向阳环境,适生温度15℃至30℃,耐干旱,不择土壤,中性土,微酸性土均能生长。播种繁殖,谷雨前
地理分布 广布全球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 利用根状茎繁殖,于早春进行,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极易成活。 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壮根状茎,株高1-3m。圆锥花序长10-4
俗名别名 四季青、本特草 地理分布 广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及北美。我国甘肃、河南、河北、浙江及江西等地有分布。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可。管理要点:修剪高度为1.8厘米或更低,勤修剪能
俗名别名 稍草、小青草、小鸡草、冷草、绒球草 地理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 繁殖培育 种子繁殖。 特征 一年生禾草,高8-30cm,在精细的管理下也可越年生长。秆细弱丛生
俗名别名 阔叶箬竹、箬叶竹 地理分布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华东,关中地区及陕西南汉江流域。山东南部有栽培。 繁殖培育 移植母竹繁殖。容易成活,栽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过密时,应衣时疏
地理分布 产于广西、云南、四川和湖南。越南、锡金亦有。 繁殖培育 用孢子或根状茎繁殖。 特征 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鳞片小,淡棕色,卵形。叶簇生,叶柄线状,栗褐色,长2-3厘米;叶片条形,基
植物类型 一二年生花卉。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及四川西部、云南、西藏。 繁殖培育 繁殖以分株为主。 特征 低矮草本,族生,高3-5厘米。叶基生或茎生,条状披针形,顶端稍钝。头状花
首页 上一页 [ 第57页/共67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