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树番茄
拉丁名:Cyphomandra betacea
生长习性:喜深厚、肥沃的土壤。
形态特征:木本植物 > 落叶灌木类 ,全部有短柔毛。叶互生,卵形,长30cm,宽15cm,先
植物名:大花婆婆纳
拉丁名:Veronica himalensis
别名:玄参科
生长习性:生于高山草甸,喜阳光充足而凉爽的气候。
形态特征: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卉 ,根状茎短,茎
植物名:小香蒲
拉丁名:Typha minima Funk
生长习性:生于河滩及低湿地。
形态特征: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根桩茎粗壮,茎直立,细弱。叶具有大型膜质叶鞘,叶片细线形。穗状花序呈
植物名:亚龙木
拉丁名:Alluaudia procera
别名:大苍炎龙
生长习性:习性强健,喜阳光充足和温暖干燥的环境,稍耐半阴,不耐寒,忌阴湿。4~10月的生长期宜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或室
植物名:红梢柳
拉丁名:Salix sinopurpurea C.Wang et C.Y.Yang
别名:红皮柳
生长习性:喜温润肥沃的深厚土壤,分布在沿河两岸,但不耐积水。
形态特征:木本植
植物名:华北落叶松
拉丁名: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生长习性:强阳性树,性极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
形态特征:木
植物名:毛榛
拉丁名: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别名:小榛树、胡榛子、火榛子
生长习性:耐阴的中生灌木。习见于温带、暖温带的山地森林带。生于白桦(Betulapla
植物名:三球悬铃木
拉丁名:Platanus orientalisL.
别名:法国梧桐、净土树、鸠摩罗什树、祛汗树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3-20C,年降水量800-1200m
植物名:大叶仙茅
拉丁名:Curculigo capitulata
别名:野棕、般仔草
生长习性:性耐阴,徨性强健。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0~30℃。
形态特征:草本植物 > 多年生草本花
植物种名:福木
拉丁名:Garcinia spicata
别名:福树、楠仔、菲岛福木
生长习性:耐旱抗风。
形态特征:木本植物 > 暖地型宽叶草坪 ,树形圆锥形,树干通直,树皮厚,黑褐色
植物名:卡拉斯榕
拉丁名:Ficus crassifolia
生长习性:喜湿润气候,喜光照,能耐阴。抗旱耐贫瘠。适应能力强,对土质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黏性不强的土壤均能生长,若土质肥沃,则生长
植物名:灰莉
拉丁名:Fagraea ceilanica
别名:非洲茉莉、华灰莉
生长习性:性喜阳光,耐阴,耐寒力强,在南亚热带地区终年青翠碧绿,长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粗生易栽培。
植物名:亮丝草类
拉丁名:Aglaonema spp.
别名:粗肋草
生长习性:喜高温而空气湿度高的环境。忌阳光直射,日照50%-60%,生长适温20-28摄氏度。以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砂质壤土为
植物名:紫茎泽兰
拉丁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别名:破坏草、解放草
生长习性: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形态特征:
植物名:空心莲子草
拉丁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别名:水花生、革命草、喜旱莲子草、空心苋
生长习性: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强,耐寒。生长适温20~
植物名:薇甘菊
拉丁名:Mikania micrantha
别名:假泽兰、蔓菊
生长习性:喜阳性植物,喜生长于光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生成环境中,薇甘菊特别易
植物名:美国石竹
拉丁名:Dianthus barbatus
别名: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十样锦
生长习性:耐寒耐旱,怕热忌涝,喜阳光充足,夏季以半荫为宜,喜干燥通风之地,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
植物种名:金娃娃萱草
种拉丁名:Hemerocallis fuava
生长习性:金娃娃”喜光,耐干旱、湿润与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肥沃
植物种名:迎春花
种拉丁名:Jasminum nudirlorum
别名:金腰带、串串金、云南迎春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
植物种名:绒叶闭鞘姜
种拉丁名:Costus malortieanus
别名:绒毛水蕉花
生长习性:耐荫性强。
形态特征:此花叶色翠绿,苞片橘红,花瓣黄色,极为艳丽。
分布地区:原产哥斯达黎
植物种名:仙人球
种拉丁名:Echinopsis tubiftlora
别名:草球、长盛球
生长习性:原产在高热、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带,形成了喜干、耐旱的特性。水浇多了会死。仙人球怕冷,喜欢生于
拉丁名:Abutilon indicum
属名:苘麻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及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耐热,不耐寒。一般土质均可良好生长。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1~3米,分枝多
学名 Oxalis triangularis A.St.-Hil.
俗名别名 铜锤章多花酢浆章、紫蝴蝶、幸运宝石、三叶酢浆草、浅紫花酢浆草。
地理分布 原产美洲热带,
俗名别名
盐酸仔草(台湾)、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盐酸仔草、酸箕、三叶酸草、酸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酸浆、赤孙施、酸啾啾、田字草,雀儿草、酸母草、小酸苗、酸草、三角酸、雀儿酸、斑鸠草、酸味
学名:Eranthemum pulchellum
别名:喜花草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普遍生于亚洲热带地区。
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印度。
形态特征:
灌木,高0.7-1.5米,无毛或
学名:Zamioculcaszamiifo-lia
产地: 原产热带非洲
形态特征:
因肥厚的叶片排列整齐酷似铜钱而得名,是近年流行的优良室内观叶植物。株高50至80厘米,地下有
学名: Aglaia odorata lour
别名:米仔兰、碎米兰、树兰
产地:
原产我国南部及东南亚,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多
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ar
别名:花王、洛阳花、木勺药
产地:
牡丹原产我国西北秦岭一带,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
形态特征:
落叶小灌木。株高
原产地:
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阿拉伯等地。
別名:星形花、雨傘花、草本仙丹花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植物,株高約30~80公分,呈亞灌木狀,葉披針形,對生。全株表面披有細小
别名:香橼、雪梨、五指柑、佛手柑
名称来历:
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业调查》)。康熙四十三年(1705年),传入永春达埔狮峰
别名:鸭脚树、江母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片浓绿,有光泽。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
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汕头面石园林风景
俗名别名
穗花轴榈
拉丁学名 Licuala fordiana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海南。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分株繁殖。
特征
茎干纤细柔韧。叶片半圆形放射状,裂片7-27枚,长楔形,分
俗名别名
野茶花
拉丁学名 Manglietiv szechuanica
植物类型
常绿乔木类。
地理分布
产于四川
拉丁学名:Thalictrum petaloideum
植物类型:多年生草本花卉。
地理分布
分布于海拔300-2500米山地草坡向阳处。分布于我国四川、青
拉丁学名 Aquilegia viridiflora
特征
宿根草本,株高15-50厘米,矮型种。基生叶数枚,2回3出复叶,茎生叶少数,1-2回3出复叶,渐变小,花序具3-7朵花,萼片5,黄绿色,
学名:Cuphea hookeriana
别名:紫花满天星
拉丁名 :Cuphea hyssopifolia
产地分布:原产墨西哥, 现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园林中广泛应用.
形态特征:
萼
俗名别名:金边桑、花叶开唇兰、大本金线莲、盘边莲(《福建药物志》)。
拉丁学名: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广东、广
拉丁学名 Fagus sylyatical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
繁殖培育
以秋季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冬季扦插。全日照或半日照条件。
特征
株高20M,冠幅5M。树冠扩展,树形有的向上收窄,
俗名别名:鹃泪草、红点草、枪刀药、叶穗枪刀药
拉丁学名:Hypoestes sanguinolenta
地理分布:原产马达加斯加。
繁殖培育:扦插法繁殖。生长
灯笼花俗名别名
吊灯扶桑
拉丁学名 Hibiscus schizopetalus
灯笼花植物类型
常绿灌木类。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