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 | 观赏鸟 | 观赏鱼 | 野生鸟 | 野生植物 | 野生鱼 | 实用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 文章列表
俗名别名:金边桑、花叶开唇兰、大本金线莲、盘边莲(《福建药物志》)。 拉丁学名: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地理分布 产于我国广东、广
拉丁学名 Fagus sylyatical 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 繁殖培育 以秋季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冬季扦插。全日照或半日照条件。 特征 株高20M,冠幅5M。树冠扩展,树形有的向上收窄,
俗名别名:鹃泪草、红点草、枪刀药、叶穗枪刀药 拉丁学名:Hypoestes sanguinolenta 地理分布:原产马达加斯加。 繁殖培育:扦插法繁殖。生长
灯笼花俗名别名 吊灯扶桑 拉丁学名 Hibiscus schizopetalus 灯笼花植物类型 常绿灌木类。 地理分布
别名:福禄花、福乐花、五色梅、草夹竹桃、桔梗石竹、洋梅花、小洋花、小天蓝绣球 产地:原产北美南部,现世界各国广为栽培。 名称来源: 属名Phlox为火焰的意思,因福禄考原种花为红色。种名为纪念D
学名:Bauhinia variegata var.candida 别名:老白花皮,白花洋紫荆 英文名:Bauhinia Variegata (White Bauhini
学名: Camellia reticulata 别名: 滇茶花、海石榴 特征 高10-15m,冠幅5-10m,主干灰褐色,径粗20-70cm。单叶互生,叶片
学名:Laburnum anagyroides Medik 俗名别名 毒豆。 地理分布 原产西欧中南部。陕西武功、北京等地有引种栽培。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形态特征 主要有苏格兰金链
别名:张氏紫葳,紫铃藤 种类:常绿藤蔓植物 适应地区: 种植于华南植物园中心区以及木本花卉区,原产于太平洋彼岸的圭亚那和巴西等地区。 我国分布在华南地区。 形态特征: 蒜香藤花期为10-1
别名:枷罗水矮紫杉 学名:Taxus cuspidata var.nsana 科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丛生灌木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东北的东部。朝鲜北部及日本也有。上海、大连及江浙一带常有栽培。
别名:回青橙、玳玳 植物种类 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酸橙的变种,也是北方盆栽的一种好树种。 名字来源 春天开白色肥厚的花朵,香味甚浓,常招来蜂蝶飞舞。花后结出果实,绿色,呈扁园形,入冬之后变为
学名:Ardisiajaponica 英文名:JapaneseArdisia 别名 矮脚樟、矮地茶、矮茶风、平地木、地青松、四叶茶、王托香、头炭酸、老勿大、千年不大、千年矮、不出林、叶底珠 科
类别: 灌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离瓣花亚纲  拉丁名: Physocarpus amurensis 生态习性 喜光,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
学名: Hypericum chinense 别名: 金丝海棠、黄海棠 照月莲、土连翘 科属 属金丝桃科、金丝桃属。 产地 我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各省。 形态特征 金丝桃,
别名:七叶莲 分布 分布广阔,从台湾低海拔处,到海拔2000公尺处,都可发现它的踪迹。 简介 没骨消,为常绿小灌木,高约1-2m,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呈卵状披针型,边缘有锯齿。 花期长
拉丁名称:Abelia chinensis 别名:茶条树 属名:六道木属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 形态特征 糯米条为落叶灌木。高2m,枝条展开,幼枝红褐色,有柔毛,小枝皮状似撕裂。叶卵状或椭圆形
学名:Yucca aloifolia L. 别名:剑叶丝兰 形态特征 属常绿灌木。茎短或无茎,叶基部簇生,广披针形或剑形,革质,边缘有白色丝状物。 直立圆锥花序,抽生于叶丝间,高1米左右,花
学名 Abu'tilon 形态特征 青麻为灌木,有漂亮的叶子和美丽的花,黄红花萼和紫色花蕾。 叶子为桃型,说是心型也贴边,正反面大绒一样光滑,摸上去手感极佳,花为黄色,小巧,花落后结出青麻果(俗
形态特征 是常绿性高灌木至小乔木,模式标本母树现保存在苍溪县东溪乡境内。 树龄约100年,树高6米,胸径22厘米,冠幅5.8米,目前长势中等。 日香桂树冠圆球形至椭球形,分枝较紧密。树皮浅灰色,
学名:Syringapekinensis 形态 落叶灌木至小乔木,高达5m,小枝较细,带褐红色,叶卵形,长5-10cm,圆锥花序长8-15cm,花冠径约6mm,蒴果长圆形,长约1.5-2.5cm。
学名:天南星consanguineum肖特。 英名:龙阿鲁姆。 别名:长尾叶天南星,长须天南星,暗红天南星,雷公统,一把伞南星 原产地 中国大陆,喜马拉雅等地。 分布 台湾北,中部海拔23
学名: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 英文名:Crow Persimmon 别名:野柿子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主根粗壮,质坚韧。枝条细有刺,叶互生,卵状菱形至倒卵形,长
一、炭疽病 此病是山茶的常见病之一,一般是在6—7月间发生在当年花苗的叶片上,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发时,在基部叶片边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病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纹状排列的一层小
由小煤炱属的黑霉菌Meliola camellicola引起,最初发病于枝叶上,叶面上出现暗褐色霉斑,逐渐扩大形成黑色霉层,进而影响植株行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此病多发
别名 褐斑病,赤叶斑病。 分布 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区。 症状 病害多从叶缘和苞片边缘开始。初期,病斑呈黄褐色,不断扩大成不规则大斑,或扩展
分布 山茶花叶黄斑病毒病国内外均有发生。我国的上海、昆明、杭州、南京、贵阳、苏州、连云港、北京、南昌、广州等地都有分布。 症状 山茶花被黄斑病毒侵染后,早期发病,叶片上斑驳颜色较浅,
分布 上海、浙江、云南,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陕西等地区,亦是油茶上的严重病害。 症状 山茶花炭疽病菌主要侵害山茶花的叶片和嫩枝梢。叶尖或叶缘容易感病,也可以危害嫩枝及果实。叶片病
分布 长沙、上海、南京、合肥、广州、贵阳、福州、昆明。 症状 叶片和嫩枝均可发病,叶片和枝条表面出现黑色煤烟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和枝条表面覆盖很厚一层煤
一、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施用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花生麸等沤制的有机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要及时做好田间排灌工作,尽量降低田间湿度。 二、要使用清洁水源,不重复使用被污染的
分布 四川、江苏、上海、浙江、湖北、云南、河北、福建、广东、贵州等地区。 山茶花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但也侵害新梢。发病初期,叶片下面出现浅绿色或暗褐色的针头状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半
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
学名:Codiaeum variegatum var.pictum 英名:Variegated Leafcroton 俗名别名 洒金榕。 植物类型 常绿灌木类。 地理分布 产马来西亚及太
别称:炮竹花 学名:克罗桑德拉infundibiliformis 分布:印度,锡兰,马来西亚 形态特征: 生性强健,植株高度约30〜90公分,茎枝挺直,叶面为长椭圆形,边缘略呈波
学名 Rosemarinus officinalis. 英名 Rosemary, Polar Plant, Compass-weed 别名: 艾菊 产地:突尼斯、摩洛哥 特征: 迷迭香为
拉丁名:Cotoneaster multiflorus 别名:水栒子 适应地区: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 观
别名:花篮、吊篮花、风铃扶桑花 拉丁名:Hibiscus schizopetalus 产地: 原产非洲热带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常栽培。
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别名:佛桑,朱槿,朱槿牡丹 产地:原产我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诸省区。 形态特征
兰花病害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多发生在叶片上,其次发生在花、假鳞茎和根上,易发性和普遍性明显高于其他花卉。兰草一旦发病,就失去了清秀、幽雅的韵味,欣赏价值下降。兰花病害的发生、发展多与兰花的栽培环境
别名:镶边竹蕉 种类:常绿灌木 产地: 原产刚果、喀麦隆 形态特征: 株高2米,茎部直立,分枝较少,茎基部易长萌蘖。叶互生,披针形,叶缘扭曲,浓绿色,具有光泽。 有淡黄、白色或金黄色的边缘
学名:VC.Aureomariginatn 别名:蓬莱花、风流树 形态: 金边瑞香是瑞香的变种,属瑞香科瑞香属常绿小灌木。肉质根系,叶片密集轮生椭圆形,长约5-6cm,宽2-3cm,叶面光滑而厚
首页 上一页 [ 第43页/共99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HuaNi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3815864 e-mail:service@antso.cn

吉ICP备13004070号-3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