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鱼,俗名秃头蓝宝石。原产地为南美洲的巴西东部。体侧所呈现的橘、绿、蓝色彩,在颜色向来素淡的同属鱼类中,可说是最为艳丽的。
不论雌雄,在额部都有瘤状的突起,酷似牛头,故称之为“牛头鱼”。
适水温
地理分布 俄国。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鱼身前半部分呈现出特殊的金属蓝。在水质状况不佳或者鱼体不适的时候,这块金属蓝的色块会转变成为黑色提醒饲养者引起注意。
水温 24~29℃。
地理分布 日本。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草尾孔雀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底色不拘;另一种则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因而上面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朦胧之美犹如“纱丽”
地理分布 中美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
繁殖方式 雄鱼体色红艳,有的头部隆起,体幅较雌鱼窄:雌鱼体色较淡,腹部膨大。水温28度左右,用清洁老水,软水,ph值6.5左右,雌鱼爱产卵鱼陶盆壁上
俗名别名 艇鲅鱼、潜水艇、气泡鱼、鲀鱼、辣头鱼、鸡抱鱼、吹肚鱼、鲃鱼等。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力强,生殖季节为4-6月。
习性 其鱼鳞非常发达,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
地理分布 泰国、苏门答腊、婆罗洲、爪哇、苏拉威西岛。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凶猛,对其他鱼具攻击性。
食性 多喂植物性饵料,结合动物性饵料。
水温 24~26℃。
硬度 软水。
Ph
学名:CYPHOTILAPIAFRONTOSA 原产地非洲坦干尹克湖,慈鲷科。
体长15-20cm,头部有粉红色肉瘤,全身白色或浅蓝色,体侧有几条暗黑或淡蓝色垂直横带,是非洲慈鲷的代表品种。
饲养
别名:红莲灯、新日光灯鱼、新红莲灯鱼。
拉丁学名 Paracheirodon axelrodi
产地: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境内的流速缓慢的河流里。
水温:23~28℃
水质:软水
P
俗名别名 虎皮鸭嘴
拉丁学名 Pseudoplatystoma fasciatum
地理分布 亚马逊河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鲶科鱼最大的特徵在於其鳍条以及皮肤上的构造,牠们在全球的分布多较
俗名别名 上瞥鱼
地理分布 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常浮游于近水面处。
食性 小虾及其他小型动物性饲料,干饲料也可。
水温 22~30℃。
Ph值
又名红花鲈、宝石鱼。
原产地从加纳到多哥的刚果河、尼罗河流域的森林溪流中。属于非三湖慈鲷类的非洲慈鲷。
体形较短鲷大。应该可以属于短鲷的一种。本种鱼的特点就在于全身靓丽的蓝色斑点和尾柄前面的大型黑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古老系孔雀鱼并不是指那些原始的古老孔雀品种,它是一个新的孔雀鱼品系。
体形特征 尾鳍上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斑纹,但纹路模糊不清,而鱼体表面有着类似蛇纹的纹路,却不似蛇纹那样具有
俗名别名 红尾玻璃鱼、红尾巴水晶鱼、细锯鱼、锯脂鲤鱼。
地理分布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动作敏捷。
食性 小型动物性饲料,红线虫红虫等。
俗名别名 紅斑連鰭 星点小龙 五彩麒麟
英 文 名 Scooter Red Blenny
拉丁学名 Synchiropus stellatus
地理分布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繁殖方式 卵生。
俗名别名 寿星头、寿星鱼
学名:cichlasoma citrinellum
地理分布 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水温27-29℃,每次产卵200-500粒,以平
拉丁学名 otopharynx lithobates
地理分布 非洲的马拉维湖。
繁殖方式 雄鱼背鳍臀鳍末梢尖长,雌鱼色淡,属口孵卵生类。
体形特征 体长10-15cm,椭圆形。全身天蓝色,体表
棘鳅,原产于印度以东的东南亚之广大区域,台湾亦产,分布于台北桃园一带。
本鱼的体形极长,颇似鳗鱼,又因眼前下方有小棘,背鳍前部亦有许多分离的小棘,故英文名之为“棘鳗”。
繁殖方式 卵生。
气 候
学名:notopterus chitala 又名弓背鱼、东洋刀鱼,原产泰国、缅甸、印度等地,属驼背鱼科。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夜行性,可与个体相仿的品种鱼混养。
体形特征 体长80
澳洲肺鱼,俗名新角齿鱼。体长可达一公尺以上,重达10公斤的大型鱼,原产地为澳大利亚。
英 文 名 Australian lungfish,Queensland lungfish
拉丁学名 Neoc
英文名称:Colisa gourami
学名:Colisa fasciata
别名:桃核鱼、小丽丽、密鲈鱼、啄水鲷、七彩丽丽、雪丽丽。
产地:印度。
水温:21-30℃。
水质要求:gH:6
俗名别名 黑鳍袋唇鱼
拉丁学名 Balantiocheilus melanopterus
地理分布 泰国、苏门答腊、婆罗洲、马来半岛。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具有群游性且个性温和。
食性
白金孔雀鱼具有另类的欣赏风格。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强调鱼体的特殊颜色,分为金色、银白色或者白金色等等。鱼体表覆盖的白金色应该均匀,并且最好连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均能覆盖。
水温 24
别名:斑点头。
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圭亚那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
水温:22~26℃。
Ph值:弱酸性。
食物:植物性饲料和活饵性情:性情温和、胆小怕惊吓。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豹纹孔雀鱼是从草尾孔雀中分划出来的品系。和草尾孔雀的差别在于尾鳍底色一般呈黄色,鱼体与尾鳍交界部分的纹路为“三”之类的流水纹。其次,豹纹孔雀的起源为德系黄尾礼服孔雀,因而
拉丁学名:Pseudepiplatys annulatus
英文名:Rocket Panchax
命名人及年代:Boulenger,1915
俗名别名:火箭鳉
科种:慈鲷科
地理分布 由马来西亚养殖者改良而来的品种。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花罗汉其实是由台湾发展出来的罗汉鹦鹉交配墨西哥的杂交七彩蓝火口改良而成.其头形如罗汉突出,所以获得「花罗汉」
俗名别名 红尾皇冠
地理分布 原产南美洲,属当地的食用鱼。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它全身披着金属蓝,背鳍、臀鳍和尾鳍镶着鲜明的红边,与全身的金属蓝形成强烈的对比。雄鱼的头部顶着一个暗红色的
别名:五彩大铅笔鱼、斑条头站鱼、红尾上口鱼、双管鱼、缺口鱼、反口鱼、条纹彩色笔、红铅笔。
科种:脂鲤科。
产地: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圭亚那。
水温:22~27℃。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
俗名别名 西付罗鱼、新蓝人口鱼
地理分布 圭亚那、巴西、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安静温和,有挖掘底沙的习惯。
食性 面包虫,红虫,红线虫等活饵。
水温 23~28℃。
硬度
俗名别名 车灯鱼、灯笼鱼、提灯鱼、信号灯鱼
地理分布 圭亚那、亚马孙河流域。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喜群居。
食性 不论是人工饲料还是活饲料都很爱食。
水温 22~24℃
Ph
双孔鱼俗称青苔鱼、琵琶鱼、青苔鼠、食藻鱼、清道夫、马头鳅。
地理分布 中国西双版纳(澜沧江下游江段)、泰国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和。
食性 不必为其专门投喂饲料。
水温 23
俗名别名 简称LIN
英 文 名 Aplocheilus lineatus Gold
地理分布 亚洲的印度与斯里兰卡。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黄金鳉成鱼体长可达十公分,身体呈现饱满的金黄
英 文 名 Green Arowana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体形较其他亚洲龙鱼短小。鳞片青色侧线明显发达。以鳞片呈现紫色斑纹的最为名贵。可以人工繁殖。
水温 24~29℃。
青龙在新加
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
体长20-40cm,椭圆形,头大,体格强壮,腹鳍是两根细长的丝鳍,臀鳍宽大,胸鳍发达。全身金黄色,眼睛金黄色,在光线照射下全身散发着金黄色光芒,金碧辉煌。
饲养水
俗名别名 德州狮头
地理分布 原产于墨西哥等地。
繁殖方式 卵生。繁殖水温27-28℃。在100厘米x50厘米x30厘米的水族箱底放置长方形的大理石板或平滑的岩石作产巢,亲鱼将卵粒撒在产巢上,然后
俗名别名 珍珠马甲、珍珠丝足鲈、蕾丝丽丽
拉丁学名 Trichogaster Leeri
地理分布 婆罗洲、马来西亚、苏门答腊。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性情温驯,胆怯,喜欢栖息在浓密的水草丝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游动迅速,抢食积极。
体形特征 体长30-50cm ,尖梭形。体青灰色,背鳍黄色有黑边,腹鳍、臀鳍黑色,尾鳍深叉形,黄色有黑边。
食性 饵料有小鱼、冰冻鱼肉、水蚯蚓等,容
学名:LABIDOCHROMIS CAERULEUS 原产地非洲马拉维湖,慈鲷科。
体长10-12cm,椭圆形。全身泛着金黄色光泽,背鳍、腹鳍、臀鳍边缘有一条黑色边,非常美丽。
饲养水温24-26
原产於秘鲁境内,现已有人工培育种。属于小型且知名度很高的鼠鱼品种,在眼睛部位有黑带横过,尾柄及背鳍上亦有黑色斑点,就像是小熊猫一般,十分逗趣可爱。
繁殖方式 卵生。
体形特征 属于小型且知名度很高
黄曼龙,原产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属斗鱼科。
体长10-20cm,是蓝曼龙的变异品种。饲养水温20-27摄氏度,水质要求不言。它有一个辅助呼吸器官,当水中缺氧时,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繁殖方式 卵生